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我的AI炒股实验:散户如何用工具避开80%的坑?

曲顾问            来源:希财网
曲顾问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半年我一直在做一个AI炒股实验。作为入市五年的散户,以前总觉得炒股就是看新闻、听消息、盯K线,结果踩过不少坑——要么是看到利好冲进去就被套,要么是研报堆了一屏幕却抓不住重点,有时连公司突发利空都后知后觉。后来听朋友说现在AI工具能帮散户做分析,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自己的小账户当成试验田,用AI工具辅助决策,没想到这半年的操作效率和避坑率真的提升了不少。今天就聊聊我的真实经历,或许能给同样在摸索的散户朋友一些参考。

我的AI炒股实验:散户如何用工具避开80%的坑?

说实话,散户炒股最头疼的就是信息差。机构有研究员团队,我们只能自己刷新闻、逛股吧、啃研报。但问题是,消息太多太杂,真真假假分不清。去年我买过一只消费股,就是看到股吧有人说公司要出大利好,结果追高进去,第二天就出了业绩预降公告,直接吃了个跌停。后来才知道,那所谓的利好是 months前的旧闻被翻出来炒作。从那以后我就明白,光靠刷消息不行,得有工具帮我筛选和解读信息。

今年初我开始用希财舆情宝,最开始是被它的AI舆情分析功能吸引。它能实时抓全网的消息,不管是新闻、研报还是股吧讨论,都会汇总起来,然后用AI解读这些消息对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比如3月份有只新能源股突然大跌,我当时手里有点仓位,慌得不行,赶紧打开舆情宝看它的舆情报告。报告里直接列了利空消息汇总:公司上游原材料涨价导致毛利率下降,还有两家机构下调了评级。后面跟着一句短期业绩承压风险较高,下面还有个舆情评分——当时只有32分,标签是负面。我一看这情况,果断减了仓,后面果然又跌了15%,算是保住了本金。

以前看研报也是我的老大难。券商研报动辄几十页,全是营收复合增长率PE-TTM这些术语,看完一头雾水。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倒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会把研报里的核心要点提炼出来,比如综合评级:买入平均目标价:XX元核心观点:公司新业务线有望在Q3放量,甚至连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0%这种关键数据都单独标出来。上个月我研究一只科技股,本来想啃5家券商的研报,结果用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10分钟就看完了所有核心观点,节省了至少两小时。而且它每天有免费的研报解析额度,不用开通会员也能体验,对新手特别友好。

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AI工具最大的价值不是帮你选股,而是帮你提高分析效率,减少情绪化决策。比如以前我看到股价突然异动,会忍不住想是不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消息?然后瞎猜乱操作。现在打开舆情宝,看一眼股价异动原因板块,里面会写清楚是主力资金流入还是行业政策利好带动,甚至连龙虎榜数据都有。情绪稳了,操作自然就理性多了。

当然,AI工具也不是万能的。它能帮你处理信息、提炼重点,但最终买不买、什么时候卖,还是得自己拿主意。我这半年的经验是,把AI当成辅助工具,而不是决策机器。比如舆情宝的舆情评分,我会重点看趋势——如果一只股票的舆情评分从50分慢慢涨到70分,说明市场情绪在变好,值得关注;如果突然从80分掉到30分,不管股价短期涨得多好,我都会警惕。

想试试的朋友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研报提炼额度,不用花钱就能先体验核心功能。说实话,以前我也觉得炒股工具都要花钱,不值当,但用下来发现,每天花几分钟看看舆情报告和研报核心观点,避开一个坑可能就省下几千块,这投入产出比还是挺高的。具体的会员权益和价格,大家可以自己去小程序里看,反正先免费体验,觉得有用再考虑也不迟。

最后想说,散户炒股本来就不容易,与其自己埋头瞎撞,不如学会用工具借力。AI时代,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可能比盯盘时间长短更重要。我的AI炒股实验还在继续,希望以后能摸索出更多适合散户的方法,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经验。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