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AI诊股靠谱吗?3年实战经验教你避坑技巧

高经理            来源:希财网
高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炒股这几年,我算是把散户的痛点挨个踩了个遍。最开始盯着K线图瞎琢磨,听朋友说哪个概念火就追,结果往往是追高被套;后来学着看研报,密密麻麻的财务数据和行业分析,看半小时就头晕,关键是看完还是不知道这股票到底能不能买。说实话,散户炒股难,难就难在信息太多、太杂,专业分析又跟不上机构,时间精力更是有限——总不能天天不上班盯着盘吧?

AI诊股靠谱吗?3年实战经验教你避坑技巧

去年偶然接触到AI诊股工具,才算慢慢摸到点门道。今天就掏心窝子聊聊,AI诊股到底能不能帮散户避坑、提高效率,以及我是怎么用它调整自己的炒股节奏的。

先说个扎心的:散户最缺的不是消息,是判断力

以前我总觉得,炒股就是谁消息灵通谁赚钱。于是天天刷财经新闻、逛股吧,看到某公司签大单就兴奋,看到股东减持就恐慌。结果呢?好几次明明是利好消息,股价却跌了;有些看似利空的公告,反而成了主力洗盘的幌子。后来才明白,散户缺的根本不是消息本身,而是对消息的判断力——这条消息是真利好还是老乡别走?对股价影响有多大?市场现在认不认可?

直到用了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我才找到点感觉。它会实时抓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然后用AI解读消息的利好利空,最后生成一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去年有只新能源股,我看股吧里吵得火热,都说要涨,结果一查舆情宝评分才35分,标签是负面,点进去看详细报告,发现是主力资金在持续流出,还有机构评级下调的风险预警。当时心里一紧,果断没碰,后来那只股果然跌了20%。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怀疑这评分准不准。毕竟真金白银的事,不敢马虎。但试用了一个月,发现它的评分曲线很有意思——如果一只股的舆情评分从50分慢慢爬到70分以上,股价往往跟着企稳回升;要是突然从80分掉到40分以下,十有八九有雷。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花5分钟,看看自选股的舆情评分,至少能避开那些明显带病的票。

研报不用啃,AI帮你划重点

散户另一个头疼的事,就是看研报。券商研报动辄几十页,又是行业数据又是财务模型,我这种非科班出身的,看完脑子里只剩专业两个字,根本抓不住核心观点。以前为了搞懂一只股票,硬着头皮看三五份研报,两小时过去,还在纠结营收增速和毛利率哪个更重要。

后来用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才算解放了。它会直接把研报里的关键信息提炼出来:综合评级是买入还是增持?平均目标价多少?核心观点是新业务放量还是产能扩张?甚至连业绩是否符合预期未来风险点都标得清清楚楚。记得今年初看一只消费股,AI研报直接总结机构看好Q2旺季动销,目标价较当前股价有30%上涨空间,下面还附了5家券商的核心观点对比。我当时就想:要是以前,我得翻5份研报才能凑齐这些信息,现在5分钟就搞定了。

其实不光是研报,财务数据也是同理。散户看财报,盯着净利润增长就觉得公司好,却忽略了资产负债率商誉规模这些隐形雷。舆情宝的AI财报评分挺实用,它把财务数据拆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6个维度,每个维度打分,最后给个综合评分。比如有只医药股,净利润看着涨了10%,但财务评分只有45分,细看才发现是靠变卖资产撑起来的,经营盈利能力评分低得可怜——这种票,光看净利润根本发现不了问题。

免费体验不花钱,先试再决定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功能听着不错,但会不会很贵?其实我刚开始也担心这个。后来发现,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比如舆情解析、研报提炼、舆情报告,每天都能免费看几条。我最开始就是每天用免费额度查两三只自选股,慢慢发现它确实能帮我避开一些坑,提高选股效率——毕竟踩一次雷,亏的钱比会员费多得多。

现在我每天早上打开希财网公众号,接收自选股的紧急消息提醒,比如某公司突发监管问询行业政策利好出台,不用全天盯盘也能及时掌握关键信息。晚上再花10分钟,用舆情宝看看大盘情绪分,判断第二天适不适合加仓——说实话,这种有数据支撑的决策,比以前拍脑袋炒股踏实多了。

如果你也想试试AI诊股到底有没有用,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行。每天免费的额度足够你体验核心功能,先看看舆情评分怎么帮你筛选股票,研报提炼能不能节省时间,再决定要不要开通会员。投入不高,但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毕竟对散户来说,少踩坑就是在赚钱。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