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deepseek炒股实战技巧:散户稳定盈利的4个关键

首席杨经理            来源:希财网
首席杨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大家好,我是希财网的老张,在股票市场摸爬滚打快15年了,从最初自己瞎买瞎卖亏得底朝天,到现在带过不少散户朋友避开坑、赚到钱,也算有点实战心得。今天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就掏心窝子分享几个散户能直接用的实战技巧,都是我和身边人真金白银试出来的经验。

deepseek炒股实战技巧:散户稳定盈利的4个关键

先说说散户最容易踩的坑吧——信息太多,真假难辨。前几年有个老客户,每天早上起来刷财经新闻,中午看股吧热帖,下午盯研报更新,晚上还得复盘到半夜,结果呢?手里的票明明出了业绩预减的公告,他愣是三天后才看到,等割肉时已经跌了20%。这不是他不努力,是散户面对的信息太分散了,新闻、研报、股吧评论、甚至朋友的小道消息,每天涌过来几百条,根本没时间筛选,更别说判断哪些是真影响股价的。

后来我劝他试试用工具做信息整合,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实战技巧:用系统化工具过滤无效信息,抓核心影响因子。散户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像机构那样雇团队分析,就得学会借力。比如我现在每天看盘前,会先用希财舆情宝扫一遍持仓股的舆情报告——它能实时把全网的个股新闻、研报观点、股吧讨论都抓过来,再用AI大模型分析这些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最后给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像前阵子有只票突然跌了5%,我一看舆情评分从75掉到40,点进去发现是公司被监管问询的消息刚发酵,赶紧提示客户减仓,避开了后面的连续下跌。说实话,以前光看新闻标题猜影响,十次有八次跑偏,现在有评分和报告做参考,心里踏实多了。

第二个技巧,别让情绪牵着鼻子走,用数据量化市场温度。太多散户买股靠感觉:看到别人都在抢就追涨,跌了两天就恐慌割肉。我以前也犯过这毛病,2020年新能源火的时候,听人说某股要翻倍,追进去就套在山顶。后来才明白,行情好不好、适不适合重仓,得看数据。现在我每天开盘前必看舆情宝的大盘情绪分,它用0-100分把市场情绪量化出来,60分以下说明情绪低迷,这时候就算有看好的票也不会满仓;80分以上情绪过热,就得警惕回调风险。上个月大盘情绪分跌到45分,我让几个客户控制仓位在3成以下,躲过了那波指数回调,这就是用数据代替感觉的好处。

第三个技巧,基本面和技术面得捏合到一起看,单看一个容易瘸腿。有些散户只看K线图,MACD金叉就买,死叉就卖,结果买到垃圾股,技术面再好也撑不住业绩暴雷;另一些人光盯着市盈率,觉得低估值就安全,却忽略了行业趋势已经走下坡路。我现在分析个股,会先打开舆情宝的个股对比功能,把几只备选股的财务评分、趋势评级、机构评级摆在一起看——比如A股市盈率低,但财务评分只有50分(刚及格),趋势评级是下跌;B股市盈率稍高,但财务评分80分(强烈正面),趋势评级上涨,明显选B更靠谱。这种多维度对比,比自己对着Excel算半天效率高多了。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风险预警要跑在股价下跌前面。散户最惨的不是没赚到钱,是踩雷——比如买到商誉减值的、被监管处罚的,股价直接腰斩。我2018年就吃过这亏,手里一只票突然公告商誉减值10亿,连续三个跌停板,根本跑不掉。现在我养成了习惯,每周用舆情宝扫一遍持仓股的风险预警,它会把商誉过高、股东减持、机构评级下调这些潜在风险点标出来。上个月有只持仓股提示股东人数连续三个月增加(筹码分散,主力可能在跑),我及时减仓,后来股价果然跌了15%。

其实炒股没那么玄乎,核心就是信息差和执行力。散户缺的不是努力,是专业工具和系统化方法。像舆情宝这种工具,每天都会刷新免费额度,能看舆情解析、研报摘要、舆情评分这些核心功能,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体验——你想啊,每天花10分钟看看评分和报告,就能避开80%的无效信息和潜在风险,这投入产出比不比瞎买强?要是觉得好用,再考虑开会员,具体权益可以自己去看,反正先免费体验不亏。

对了,想试试的朋友可以直接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的免费额度会自动刷新。记住,散户炒股,别拼运气,要拼工具和方法,这才是能长期活下去的根本。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