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普通人如何用AI炒股?三个实用方法分享

小肖经理            来源:希财网
小肖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作为一个炒股十年的老股民,我见过太多散户朋友在市场里栽跟头。不是追高被套,就是拿着利空消息死扛,说到底,还是信息差和分析能力跟不上。以前我自己也一样,每天花四五个小时翻研报、刷股吧、看财报,眼睛都熬红了,结果该踩的坑一个没少。直到去年开始用AI工具辅助分析,才慢慢找到点机构级分析的感觉。今天就聊聊普通人怎么用AI炒股,三个亲测有效的方法,新手也能上手。

普通人如何用AI炒股?三个实用方法分享

第一个方法:用AI解决信息过载,抓关键影响

散户炒股最头疼的就是消息太多。早上起来看财经新闻,盘中刷行业动态,晚上还要翻券商研报,光是一只股票的信息就能堆成山。更麻烦的是,有些消息看似利好,实则暗藏利空,比如公司签大单可能伴随高商誉减值风险,自己分析半天还可能搞错方向。

我现在每天开盘前,会先用AI工具过一遍持仓股的舆情。比如希财舆情宝,它能实时抓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然后用AI解读这些消息对股票的影响。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初拿的一只新能源股,半夜出了个产能扩张的公告,我当时觉得是利好,结果第二天早上舆情宝直接标了弱中性,报告里写着扩产导致短期现金流承压,且行业产能过剩风险未缓解。后来果然低开2个点,要是没看这个分析,我可能还加仓了。

它生成的舆情评分也挺实用。0-100分对应不同标签,比如80分以上是强烈正面,40分以下就是负面。我一般会避开评分低于50分的股票,至少能过滤掉大部分明显有风险的标的。说实话,以前靠自己看消息,十次有八次判断不准,现在有AI先筛一遍,犯错概率低多了。

第二个方法:用AI把财报翻译成人话,看懂公司基本面

炒股绕不开看财报,但对普通人来说,财报里的营收增长率资产负债率就像天书。我以前对着年报里的三大表发呆,算个ROE要翻半天公式,结果还经常算错。后来用了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才发现财报居然能这么简单。

它会把财务数据拆成六个维度: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这些,每个维度单独评分,最后给个总财务评分。比如去年看一家消费股,营收增长10%,看似不错,但财务评分只有45分(弱中性),点进去一看,原来是收益质量维度得分低——应收账款占比太高,利润可能是虚的。后来果然年报出来后股价跌了5%,因为现金流跟不上。

更实用的是AI估值功能。它会结合业绩预测和市场情况,算出来股票当前是高估还是低估,甚至给个安全买点。比如今年3月我看一只半导体股,当时股价50元,AI估值说合理价是60元,上涨空间20%,安全买点在45元。后来跌到46元时我建仓,现在已经涨到58元了。不用自己算PE、PB,AI直接给结论,对散户太友好了。

第三个方法:用AI组合条件选股,缩小范围再研究

选股是最费时间的环节。全市场4000多只股票,一个个看根本不现实。以前我靠听消息看K线选股,十只里能蒙对一只就不错。现在用AI辅助选股,效率高多了。

舆情宝的策略选股功能可以自由组合条件。比如我喜欢做趋势股,就把趋势评级设为上涨;同时想避开市场情绪差的,就把舆情评分设为强烈正面(80分以上);再要求一年财务评分在60分以上(强中性),确保公司基本面不差。这样组合下来,全市场可能就筛出20多只股票,再从中挑行业龙头,工作量一下子少了90%。

前阵子用这个方法筛出的一只AI概念股,趋势上涨+舆情强烈正面+财务评分75分,拿了一个月涨了15%。虽然不是暴利,但比以前瞎买稳多了。关键是不用盯盘,每天花20分钟看看AI选出来的股票池就行。

普通人用AI炒股,核心是借力不是依赖

说实话,刚开始用AI工具时我也怀疑:机器能比人厉害?但用了一年发现,AI的优势在信息处理速度和客观理性。人容易受情绪影响,看到涨停就追;AI只会按数据说话,该提示风险就提示风险。比如上个月有只股票突然拉涨停,股吧里全是要翻倍的声音,AI舆情报告却指出主力资金净流出5000万,可能是诱多,后来果然第二天跌停,好多散户被套在山顶。

当然,AI也不是万能的。它能帮你处理信息、分析数据,但最终决策还是得自己做。不过对普通人来说,有个靠谱的AI工具辅助,至少能少走弯路,避免凭感觉炒股的坑。

现在我每天早上都会打开希财网公众号,看看大盘情绪分(比如今天85分,说明市场情绪好,适合适度加仓),再看看自选股的舆情报告,不用全天盯盘也能掌握核心动态。对了,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可以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报告、舆情评分的免费查看额度,想试试的朋友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就能找到。反正免费额度不用白不用,要是觉得有用,再考虑开会员也不迟——毕竟比起亏几万块学费,几百块的会员费真不算什么。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