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这些年,我发现尾盘半小时往往是一天中最关键的时刻——对散户来说,这可能是规避日内波动、寻找低吸机会的窗口,但也藏着不少陷阱。记得2023年有次,我看一只票尾盘突然拉升,想着捡个漏,赶紧跟进,结果当天晚上公司就发了个监管问询函,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本金亏了不少。后来复盘才发现,其实当天下午2点多就有相关的舆情消息出来,只是我当时没及时看到,也不会判断这些消息的影响。这几年摸索下来,总结了几个尾盘买入的实操技巧,今天分享给大家,尤其是像我一样没时间盯盘的散户朋友。
第一个要盯的,是尾盘半小时的资金脸色。说实话,尾盘拉升不一定是机会,可能是主力在做线骗散户接盘。我现在会重点看最后30分钟的大单净流入情况,比如连续出现多笔千手以上的主动买单,且股价稳步上涨,这种真异动才值得关注。要是那种突然一笔拉涨但后续没资金跟进的,大概率是诱多,我吃过好几次亏,现在看到这种情况都会多留个心眼。
第二个关键,是别忽略尾盘舆情窗口。你知道吗?很多影响次日股价的消息,比如行业政策、公司公告、研报点评,其实会在下午3点前集中释放。以前我总觉得尾盘买了就持仓过一夜,消息影响不大,直到有次踩雷——2024年中,我尾盘买了只新能源票,当天走势挺稳,结果晚上出了个上游原材料涨价超预期的行业新闻,直接利空中下游企业,第二天开盘就被闷杀。后来我才意识到,尾盘前1小时的舆情变化,比K线图上的红绿色柱更重要。
但散户看消息有个痛点:全网信息太多,股吧、新闻、研报满天飞,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真影响,哪些是噪音。我以前每天尾盘前要刷好几个平台,眼睛都看花了,还经常误判。直到去年开始用希财舆情宝,这个问题才解决。它的AI舆情功能会实时抓取个股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然后用AI大模型解读这些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最后生成一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61-80分是正面,81分以上是强烈正面,评分越高说明近期市场情绪越好。现在我尾盘前一定会打开看看目标股的评分,要是评分在60分以下,哪怕资金流向再好,我也会再等等,毕竟情绪面不对,持仓风险太高。
第三个技巧,技术面关键点位要结合着看。光看资金和舆情还不够,股价在尾盘有没有站稳关键支撑位也很重要。比如我会看看股价是不是站在5日均线以上,MACD有没有在0轴上方金叉,KDJ指标有没有超卖反弹信号。如果这些技术指标和资金流向、舆情评分都能对上,胜率会高很多。就像上个月,我关注的一只消费股,尾盘前半小时资金净流入2000多万,舆情评分75分(正面),同时股价刚好站稳10日均线,MACD金叉形成,我果断小仓位介入,第二天果然高开3个点,虽然没卖在最高点,但至少吃到了肉。
最后想提醒大家,尾盘买入不是闭眼买,风险控制永远第一位。尤其是现在市场波动大,突发利空防不胜防。说实话,靠人工每天筛选这么多信息真的太累了,还容易漏掉关键消息。现在我每天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它每天会刷新免费的舆情报告和评分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看核心信息。比如昨天我持仓的一只医药股,尾盘前舆情评分突然从68分掉到52分(强中性),我点开一看,原来是有篇研报下调了盈利预测,虽然没直接利空,但情绪面已经转弱,我赶紧在尾盘前减了仓,今天果然低开,算是避开了一波调整。
如果你也觉得尾盘操作难在信息筛选和风险判断,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获取每日尾盘操作参考。工具是辅助,关键还是要形成自己的逻辑,但至少它能帮你把复杂的信息变简单,让尾盘买入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