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股市摸爬滚打了十年的老股民,我发现很多散户朋友选股总喜欢追热点、听消息,尤其是尾盘半小时,看着盘面波动心里就痒痒,忍不住想加仓或调仓。但说实话,尾盘选股真不是拍脑袋的事,我年轻时吃过太多亏——要么尾盘冲动买入,结果当晚出利空,第二天低开被套;要么看着某只股票尾盘拉升就追进去,后来才发现是主力诱多。这几年摸索出一套尾盘选股的口诀,结合工具辅助,胜率确实提高了不少,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
第一个口诀:尾盘看资金,流向定强弱。以前我光盯着涨跌榜,看到尾盘急拉的股票就以为有戏,后来才明白,关键得看资金是真流入还是假动作。比如主力资金净额、龙虎榜数据,这些数据以前得自己去交易所官网查,等整理完天都黑了,哪还有时间选股?现在我用工具辅助,能实时看到尾盘的主力动向,比如某只股票尾盘半小时净流入超5000万,而且是大单净流入占比高,小单净流出,这种情况通常比单纯的股价拉升更靠谱。不过要注意,有些股票尾盘资金流入是因为当天有利好公告,得结合消息面看,不然很容易接盘。
第二个口诀:舆情评分先,消息辨真假。这是我踩过最深的坑后总结的。记得2022年有次,一只股票尾盘突然直线拉升,我看技术形态挺好就买了,结果当晚刷股吧才发现,公司中午发了个业绩预减公告,只是被其他热点盖过去了,尾盘拉升是主力借势出货。从那以后,我选股必看舆情。但全网消息那么多,新闻、研报、股吧评论,一个个翻根本来不及,尤其是尾盘时间紧,等我理清楚消息影响,收盘都结束了。
后来朋友推荐我用希财舆情宝,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抵触的,觉得工具都是噱头。但试用了半个月,我发现它解决了散户最头疼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它能实时抓取全网的个股消息,不管是新闻、研报还是股吧讨论,都能汇总起来,用AI分析出利好还是利空,还生成一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有次我看中一只股票,尾盘资金流入不错,技术面也符合要求,但一看舆情评分才35分,标签是负面,点开报告发现里面提到公司刚被监管问询,只是消息还没大范围传开。当时就放弃了,果然第二天股价低开3个点。现在我尾盘选股,第一步就是看舆情评分,80分以上强烈正面的才会纳入考虑,60分以下的直接pass,省了很多时间,也少踩了很多雷。
第三个口诀:技术形态稳,趋势不逆势。尾盘选股不能只看当天,得结合近期趋势。比如布林带是否收口、MACD有没有金叉,这些技术指标虽然基础,但配合尾盘的时间窗口很有用。我以前光看K线图,忽略了趋势评级,结果选到那些看似尾盘拉升、实则处于下跌趋势的股票,进去就是接飞刀。现在我会先看股票的趋势评级是上涨震荡还是下跌,只选趋势明确向上的,至少也是震荡中偏强的,这样安全边际更高。
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会问:资金、舆情、技术面,三个维度同时看,尾盘半小时哪来得及?说实话,以前我也觉得来不及,直到用了舆情宝的个股对比功能。它能把几只备选股票的舆情评分、趋势评级、主力资金流向这些数据放一起对比,最多能比5只,不用自己一个个查资料。比如昨天尾盘,我备选了3只股票,打开对比页面一看,其中一只虽然资金流入最多,但舆情评分只有52分(强中性),另一只舆情85分(强烈正面)、趋势上涨、主力资金净额正的,直接就能锁定目标,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其实尾盘选股的核心,就是在有限时间里筛选出资金强、消息稳、趋势好的标的。散户最大的劣势不是资金少,而是信息获取和分析效率低——等你从新闻里看到利好,主力可能已经开始出货了;等你发现利空,股价可能已经跌了。而舆情宝每天有免费的舆情报告和评分查看额度,不用全天盯盘,公众号还会推送自选股的紧急消息,比如公司突发利空或行业政策利好,我现在基本早上看一眼舆情报告,尾盘结合实时数据选股,其他时间该上班上班,该陪家人陪家人,比以前盯盘轻松多了。
当然,工具只是辅助,口诀也得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比如大盘情绪不好的时候,就算个股符合所有条件,也得控制仓位。舆情宝里有个大盘情绪分,能直接量化当天的市场情绪,分数低的时候我就少买,分数高的时候再考虑重仓,这也是这两年能控制回撤的关键。
最后想说,尾盘选股不是赌大小,而是通过系统的方法提高胜率。以前我靠自己研究,一周能选对1-2只就不错了,现在用对工具、结合口诀,胜率至少提升了40%。想试试的朋友,可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看几次舆情评分和报告,先体验一下信息透明的感觉;觉得有用再考虑会员,具体权益可以去会员页看,反正我觉得这点投入跟少踩的坑比,真不算什么。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推送行业风口解读和大盘情绪分析,对尾盘选股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