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很多朋友问我,人工智能板块那么多低价股,怎么才能挑到真正有潜力的龙头?说实话,我前几年在这个方向也踩过不少坑。当时总觉得低价股=上涨空间大,结果买了好几只2元多的票,要么是连续亏损的垃圾股,要么是蹭热点的概念股,套了大半年才解套。后来慢慢摸索出一些方法,结合工具辅助,才算摸到点门道。今天就把这些经验分享出来,尤其适合想在人工智能板块布局,但又怕踩雷的散户朋友。
选低价龙头,第一步得先搞清楚低价和龙头的定义。我现在看人工智能板块的低价股,不会只盯着股价数字,而是先划定范围:股价5元以下(当然这个标准会随市场调整),但市值不能太小,至少50亿以上——市值太小的票,主力资金进出太容易,股价波动大,散户很难把握。更重要的是,得排除伪低价,也就是那些因为业绩差、负债高被市场抛弃的真垃圾股。
怎么排除?我吃过财务造假的亏,所以现在看低价股,第一件事就是查财务健康度。以前自己翻财报,对着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看半天,还看不懂商誉减值、存货周转率这些指标的风险。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才算轻松起来。它会把财务数据拆成偿债、营运、盈利等6个维度打分,生成近一年和近五年的财务评分。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5年财务评分低于60分的直接pass,比如去年看一只人工智能应用端的低价股,价格3元多,但5年财务评分只有45分,拆开看资产负债率80%,近三年净利润波动比过山车还大,果断放弃。后来果然年报披露后因为现金流问题被ST,庆幸没碰。
财务过关后,第二步就得看是不是真龙头。人工智能板块细分领域多,算力、算法、数据、应用端,每个方向的龙头逻辑不一样。比如今年政策重点支持算力基础设施,那服务器、光模块这些上游硬件就容易出机会;如果是应用端爆发,那AI医疗、AI教育的落地企业更受关注。但散户很难实时跟踪这些动态,我以前都是刷新闻、逛股吧,信息又杂又滞后,等看到利好时股价已经涨上去了。
现在我每天早上会打开希财舆情宝的风口解读,它会直接拆解最新政策、行业动态对板块的影响。比如上个月人工智能算力产业规划出台,舆情宝马上提示算力基础设施板块受益,上游光芯片、服务器厂商订单有望增长,还列出了相关细分领域的低价股范围。这种直接给方向的功能,对没时间盯盘的散户太实用了——不用自己分析逻辑,跟着主线走,至少不会偏离大趋势。
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看资金和舆情热度。低价股如果没人关注,股价很难起来。但散户怎么判断有没有资金在进?以前我只会看成交量,后来发现很多时候是假放量,主力诱多后就出货。直到用了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才找到更靠谱的方法。它会实时抓取个股的主力资金流向、龙虎榜数据,还有舆情评分——这个评分是0-100分的,80分以上就是强烈正面,说明市场情绪在变好。
我上个月选人工智能低价股时,看到一只做AI训练数据标注的票,股价4元出头,财务评分65分,本来没太在意。结果某天舆情评分突然从52分(强中性)涨到78分(正面),翻舆情报告才发现,公司刚和某头部AI模型厂商签了三年的数据服务合同,主力资金当天净流入5000多万。这种财务健康+舆情升温+资金流入的组合,才是有潜力的信号。后来这只票不到两周涨了40%,虽然没拿到最高点,但至少吃到了主升浪。
当然,就算前面步骤都做对,也得防风险。去年我看好一只人工智能算法的低价股,财务和舆情都不错,结果突然公告股东大额减持,股价直接低开5个点。当时要是早点看到股东增减持动向就好了——现在用舆情宝的风险预警功能,这些信息会直接推送到公众号,比如股东拟减持1%以上机构评级下调,不用自己天天刷公告。
说实话,散户炒低价股,最怕的就是信息不对称。明明是垃圾股,却被包装成潜力龙头;明明有潜在风险,却因为看不懂财报而踩雷。我现在每天花10分钟看舆情宝的免费额度:看看自选股的舆情报告、研报解析,财务评分低的直接剔除,舆情评分负面的果断止损。免费额度不够用就开个会员,一个月的费用也就几杯咖啡钱,但能帮我避开的坑,可比这值钱多了。
如果你也想在人工智能板块的低价股里找机会,又怕踩雷,可以试试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研报解析额度。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能收到每日舆情报告和政策风口提醒,不用全天候盯盘,也能抓住核心信息。记住,低价股不是捡钱,但用对方法,确实能找到被低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