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散户用AI选股器的实用方法,3步选出潜力股

曲顾问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曲顾问 股票顾问
咨询TA

作为一个在股市摸爬滚打了十年的老股民,我太清楚散户选股有多难了。以前选一只股票,得翻几十份研报,刷几百条股吧评论,对着财务报表熬到半夜,最后还可能因为漏看一个利空消息踩雷。直到两年前开始用AI选股工具,我才发现选股原来能这么高效——不用再被信息淹没,也不用纠结自己分析不到位,工具能帮你把复杂的市场数据拆解得明明白白。今天就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跟大家聊聊散户怎么用AI选股器选出靠谱的股票,避开那些常见的坑。

散户用AI选股器的实用方法,3步选出潜力股

第一步:先想清楚自己要选什么样的股

很多人用AI选股器第一步就错了——打开工具就直接搜牛股,结果出来一堆代码,根本不知道怎么挑。其实AI工具只是辅助,你得先明确自己的选股目标:是想做短线抓热点,还是长线布局基本面好的公司?是偏好科技这类高成长板块,还是消费这种稳健行业?目标不一样,用的筛选因子完全不同。

我刚开始用AI工具时也犯过这个错,看到热门选股就点进去,结果选出来的股票风格混乱,有的是题材股,有的是周期股,拿着根本拿不住。后来才明白,得先在脑子里画个股票画像:比如我想选中长线+消费行业+业绩稳定增长的股,再让AI工具按这个方向去筛,效率立马高了不少。

第二步:抓核心筛选因子,别贪多求全

明确目标后,就该挑筛选因子了。AI选股器里的因子五花八门,从财务指标到舆情数据,新手很容易犯因子堆砌症——觉得因子越多越精准,结果选出来的股票要么数量为零,要么全是边缘股。其实散户选股抓2-3个核心因子就够了,多了反而会互相干扰。

我自己常用的因子有两类:一类是硬指标,比如公司的财务健康度;另一类是软指标,比如市场舆情热度。以前看财务数据,我得自己算ROE、毛利率,对着资产负债表找风险点,现在用AI工具的财务评分功能就省事多了——它会把财务数据拆成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6个维度打分,最后给个综合评分,80分以上基本说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不用再一个个指标死磕。

舆情这块更重要,散户最容易被市场情绪带偏。记得2023年有只消费股,业绩明明不错,但因为一个小利空被股吧炒得沸沸扬扬,我差点就卖了。后来用AI工具的舆情评分一看,虽然短期有负面消息,但整体舆情评分还在65分(正面区间),评分曲线也在慢慢回升,说明市场情绪在修复,这才没被洗出去。现在选舆情因子时,我会重点看两个:一是舆情评分是否在正面以上,二是评分曲线有没有持续向上的趋势,这样能避开那些表面热闹实则利空的股票。

第三步:用组合策略筛股,效率翻倍

单个因子选出来的股票往往有局限:比如纯财务评分高的股,可能短期舆情低迷;纯舆情好的股,可能财务底子差。这时候就得用AI工具的组合策略功能,把不同因子搭起来用。

我常用的组合是财务评分良好(70分以上)+舆情评分正面(60分以上)+趋势评级上涨。前两个因子保证公司基本面和市场情绪没问题,趋势评级则过滤掉那些还在下跌通道的股票。上个月用这个组合筛消费板块,一下子就选出了3只符合条件的股,后来其中一只因为季度业绩超预期涨了15%,虽然没吃到全部涨幅,但比以前瞎买强多了。

不过这里要提醒一句:组合策略不是固定的,得根据市场行情调整。比如熊市时,我会把财务评分门槛提高到80分,优先选现金流稳定的;牛市时则可以放宽到70分,多关注舆情评分高的成长股。AI工具的好处就是能随时调整因子参数,不用自己手动改公式。

散户用AI选股,避开这两个坑

最后再啰嗦两句,我见过很多人用AI选股器反而亏得更多,多半是踩了这两个坑:

一是完全依赖工具,自己不动脑。AI能帮你筛选数据、提炼信息,但不能替你做决策。比如有的股票财务评分高、舆情也好,但行业处于下行周期,这时候就得结合自己对行业的判断,不能直接买。

二是频繁换策略。今天用财务+舆情组合,明天看到研报评级+估值组合不错又换,结果选出来的股票五花八门,持仓混乱。其实选定2-3个适合自己风格的策略,长期用下去,效果会更稳定。

说实话,散户在股市里最大的劣势就是信息不对称和分析能力不足。以前我得花大量时间逛股吧、翻研报,现在用AI工具半小时就能搞定核心分析——每天刷新免费查看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先体验舆情评分、财务评分这些核心功能,觉得好用再考虑开通会员。如果你也想提高选股效率,不妨去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免费额度够用了,先试试再说。

选股这件事,工具是武器,但真正的高手,是把武器用明白的人。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AI选股方法,少走弯路,多赚钱。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