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工智能AI板块又成了市场焦点,不管是算力、算法还是应用端,都有不少股票异动。但说实话,这个板块对散户来说真挺难把握的——政策一天一个样,技术迭代快,公司财报里的专业术语又多,稍不注意就可能踩坑。我自己做股票十多年,之前在AI板块也吃过亏,后来摸索出一些方法,今天就纯分享经验,不带任何推荐,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先看消息面,但别被噪音带偏
AI板块的消息太多了,早上刷股吧看到某公司拿下AI大模型专利,中午新闻说政策支持算力基础设施,下午又有研报唱多某细分赛道……散户哪有精力挨个核实?我以前就吃过这亏,有次看到某AI应用股的利好新闻,脑子一热追进去,结果晚上就出了澄清公告,第二天直接低开套牢。后来才发现,那条利好根本是营销号编的,真正的行业研报里早就提示了风险。
现在我学乖了,看消息先过滤。怎么过滤?得靠工具。我现在每天开盘前会用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扫一遍AI板块的核心标的——它能实时抓全网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然后用AI直接解读这些消息对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生成一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上个月有只AI算力股,舆情评分突然从75掉到40,点开报告一看,原来是公司被曝核心技术依赖外部采购,这种风险单靠刷新闻根本发现不了那么快。
说实话,散户没机构那种信息渠道,只能靠自己主动筛。舆情评分就像个红绿灯,评分低于40分的股票,我基本会先放进观察区,不管概念多火都不轻易碰。
二、公司基本面得扒透,别只看AI概念
AI板块里很多公司喜欢蹭热点,年报里写布局AI业务,但细看营收占比可能不到1%。我以前犯过傻,买过一家宣称AI+教育的公司,后来看财报才发现,所谓的AI业务全年收入才几百万,净利润还是负的。那时候要是能早点看懂财务数据,就不会踩这个坑了。
现在我分析AI公司,一定会看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它不只是列财务指标,而是把数据拆成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等6个维度,每个维度打分,最后给个综合财务评分。比如去年看一家做AI算法的公司,营收增长50%,但财务评分里收益质量只有35分——点开一看,原来利润里有一大半是政府补贴,主营业务现金流还是负的。这种公司就算概念再热,我也会谨慎。
对散户来说,财务数据不用看懂所有细节,但至少得知道公司健康不健康。财务评分80分以上的公司,至少基本面没大雷,拿着也踏实。
三、别忽视市场情绪,趋势比点位更重要
AI板块波动特别大,有时候明明公司没问题,却因为板块情绪差而大跌。2023年那波AI行情,我就因为没看板块情绪,在调整期重仓进去,结果被套了两个月。后来才明白,做这个板块得顺势而为。
现在我每天开盘前会先看舆情宝的大盘情绪分,0-100分,低于40分就说明市场情绪差,这时候就算AI板块有利好,我也只会小仓位试错。个股方面,它的趋势评级也很有用——直接标上涨震荡下跌,比如一只股票趋势评级从震荡变成上涨,且舆情评分保持在60分以上,我才会考虑跟进。
其实散户不用学复杂的技术分析,把趋势和情绪这两个指标吃透,就能避开很多追涨杀跌的坑。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
人工智能股票确实有机会,但散户想赚钱,不能靠听消息猜概念,得有自己的分析方法。我现在每天花在看盘上的时间少了一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筛选信息和分析公司上——而这些都离不开工具的帮助。
如果你也觉得AI板块消息太多、财务看不懂、情绪难把握,可以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每天都能刷新几次舆情报告、研报解析的免费查看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先感受专业工具的好处。觉得有用再考虑开通会员,具体的会员权益和价格,小程序里都能看到。
投资是长期的事,与其每天焦虑地刷消息,不如花点时间提升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希望大家都能在AI板块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记得风险第一,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