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不少朋友问我,10元以下的人工智能股能不能碰?说看着股价低,门槛不高,万一赶上板块风口翻倍了呢?说实话,我以前也这么想过,毕竟谁不想用少点本金博个大机会?但踩过几次坑后才明白,低价股里藏着机会,可陷阱也不少,尤其是人工智能这种热点板块,概念炒作多,消息又杂,散户稍不注意就容易栽进去。今天就聊聊我这几年筛选10元以下人工智能股的心得,全是实操经验,没什么虚的。
先说说为啥大家爱盯着10元以下的人工智能股。人工智能这赛道这两年政策暖风不断,从算力基建到应用落地,时不时就有政策利好出来,板块热度一直不低。而低价股呢,股价低意味着入场门槛低,哪怕买个几千股也就几万块,对散户来说心理压力小。再加上这类股票市值通常不大,一旦沾上热点概念,资金稍微拉一下,股价弹性就可能很大——这是大家看中的机会。
但风险也得说透。我见过太多10元以下的人工智能股,看着蹭了热点,实际公司主业跟AI八竿子打不着,纯属概念炒作;有的虽然确实有AI业务,但连续亏损,研发投入几乎没有,财报里全是应收账款,这种票涨起来猛,跌起来更狠,套住了想解套难如登天。还有些票消息面特别乱,股吧里今天有人说拿到大订单,明天又有人传监管要查,散户根本分不清真假,跟着情绪追涨杀跌,最后钱没赚到,手续费倒交了不少。
那到底怎么筛才能避开坑,找到真正有潜力的?我这两年总结了三个步骤,都是自己实操过的,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步,先搞清楚公司是不是真的在做AI,别被蹭概念的骗了。人工智能细分领域不少,算力(服务器、芯片)、算法(模型开发)、应用(智能驾驶、AI医疗这些),每个领域都有核心技术门槛。我以前看财报,光看公司业务包含人工智能这句话就觉得行了,后来发现太天真。现在我会重点看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还有AI相关业务收入到底有多少——如果研发费用常年低于5%,AI业务收入占比不到10%,那大概率就是蹭概念,直接pass。
第二步,基本面得过得去,至少别是雷区。10元以下的股票里,不少公司业绩不稳定,有的甚至连续两年亏损,这种票就算短期涨了,后面一个退市风险警示公告出来,直接就ST了。我现在会先看三个指标:资产负债率(最好低于60%,太高容易资金链断裂)、净利润(近一年别亏损,扣非净利润为正更稳妥)、商誉(商誉占总资产比例超过20%的要小心,可能有减值风险)。这些数据在财务报表里都能找到,但散户一个个翻财报太费时间,我后来用工具辅助,效率高多了。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看舆情和市场情绪。这点我踩过最大的坑。去年有只10元以下的AI应用股,当时股吧里全是政策利好+订单落地的消息,我一看股价才8块多,赶紧买了点,结果第二天就出了个股东大额减持的公告,直接跌停。后来才知道,那几天其实早有机构在出货,只是我没看到这些消息。现在我学乖了,看一只票前,一定会先把它的消息面、资金面摸清楚:有没有突发利空?主力资金是流入还是流出?机构研报是看好还是谨慎?
说到这,就得提提我现在离不开的工具了——希财舆情宝。不是硬广,是真的解决了我以前分析低价股的痛点。散户自己分析舆情太难了,新闻、研报、股吧评论加起来一天几百条,根本看不过来,还容易被带节奏。但舆情宝能实时抓取全网的消息,不管是公司公告、行业新闻,还是股吧里的讨论,它都能汇总起来,然后用AI直接解读这些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生成一份舆情报告。我记得上次看一只AI医疗股,股价7块多,舆情报告里直接提示公司近期有监管处罚风险,下面还附了处罚公告原文,我当时就把它从自选股删了,后来果然跌了30%多,算是躲过一劫。
它还有个舆情评分功能特别实用,0到100分,多少分对应什么标签写得清清楚楚。80分以上是强烈正面,60分以下就得小心。我现在筛选10元以下的人工智能股,会先在舆情宝的舆情选股里,把人工智能板块勾上,再设置股价10元以下,然后按舆情评分从高到低排——评分60分以下的直接排除,省了我大量看消息的时间。而且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和评分可以看,不用花钱就能先用起来,对散户来说试错成本几乎没有。
除了舆情,机构研报也很重要。10元以下的股票,机构关注的少,但只要有研报,往往能看出专业人士的态度。以前我看研报头疼,长篇大论全是术语,看半天不知道重点在哪。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能直接提炼核心观点,比如公司AI医疗产品已进入3家三甲医院明年营收增速预计20%,还会汇总不同券商的综合评级,是买入还是增持,一目了然。前段时间我用它看一只AI算力股的研报,机构给的平均目标价12元,当时股价才9块,后来果然慢慢涨上去了,虽然没翻倍,但也赚了20多个点。
最后再啰嗦几句风险控制。10元以下的股票波动大,就算筛选下来各方面都不错,也别重仓,我一般单只票仓位不超过10%。还有就是设止损,跌破买入价10%就果断走,别想着等反弹,低价股一旦破位,跌起来根本没底。另外,大盘情绪也很重要,要是大盘情绪分低于40分(行情不好),就算选到好票也别急着买,等情绪回暖了再入场更稳妥——这点舆情宝的大盘情绪分功能能直接看到,每天早上打开小程序就能知道今天适不适合下手。
其实说到底,10元以下的人工智能股不是不能碰,关键是得有方法,别凭感觉瞎买。行业逻辑、基本面、舆情,三个维度都得顾到。散户自己分析这些可能觉得难,尤其是舆情和研报解读,费时费力还容易错。要是觉得麻烦,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每天免费看看舆情评分和研报解析,花不了多少时间,却能帮你避开不少坑。想体验的朋友可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都有免费额度刷新,先用起来再说。投资嘛,工具用对了,效率和胜率都会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