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读者留言,说自己炒股时遇到高收益平台,结果本金取不出来,问我该怎么办。说实话,每次听到这种事都觉得心疼——散户本来炒股就难,还要被假平台割韭菜,简直是雪上加霜。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聊聊怎么避开假平台陷阱,毕竟保住本金比什么都重要。
先说说假平台最爱用的套路,你肯定见过
我接触过不少被骗的股民,发现假平台的手段其实翻来覆去就那几招,只是包装得不一样。
第一招是高收益诱惑。什么保底年化20%跟着老师炒必赚不赔,稍微懂点股市的都知道,哪有稳赚不赔的买卖?但架不住有人贪心,想着赚一笔就跑,结果本金直接被卷走。
第二招是虚假资质。给你看各种国际牌照监管认证,但你去证监会官网一查,根本没这个平台的备案信息。之前有个读者就遇到过,平台号称受美国NFA监管,结果一查NFA名单里根本没有,这时候钱已经投进去了。
第三招是荐股+诱导下载。先拉你进群,每天发老师的盈利截图,等你心动了就让你下载他们的APP,说只有在这个平台才能跟老师操作。这种APP大多是钓鱼软件,你充的钱根本没进股市,全进了骗子的口袋。
第四招是杠杆陷阱。说10倍杠杆,小资金撬动大收益,但真要亏损了,平台会强制平仓,你还得倒欠他们钱。去年就有个案例,一个股民加了10倍杠杆,结果股票跌了5%,平台直接划走他所有本金,还让他补穿仓费,这就是典型的黑平台操作。
3个实操方法,教你一眼识别假平台
其实避开假平台没那么复杂,记住这几点,至少能过滤掉90%的坑。
第一,先查身份:有没有证监会备案
正规的股票交易,必须通过持牌券商,这是底线。怎么查?打开中国证监会官网,在监管对象里找证券公司名录,或者直接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的证券公司信息公示功能,能查到的才是正规军。
如果对方说我们是做港股/美股的,国内证监会管不着,别信!境外平台在国内开展业务,也得有合法资质,比如通过沪深港通交易港股,必须是国内券商,否则就是非法跨境展业,资金安全根本没保障。
第二,看资金去哪了:是不是第三方存管
正规平台的资金都是第三方存管,也就是你的钱存在银行,券商碰不到。比如你在中信证券开户,钱是存在你自己的银行卡里,通过银行转到证券账户,买卖股票后,钱还是回到你的银行卡。
假平台呢?会让你把钱转到私人账户,或者一个陌生的资金池账户,说我们帮你统一托管。这种100%是骗局,钱一转过去就别想拿回来了。
第三,用工具辅助:提前发现监管黑历史
说实话,散户最大的劣势是信息不对称——骗子平台可能已经被监管处罚过,但我们不知道,等看到新闻时已经晚了。这时候就得靠工具帮你盯着风险。
比如我自己平时会用希财舆情宝的风险预警提示功能,它能实时抓取全网的监管处罚信息。之前有个读者问我某个荐股平台靠不靠谱,我让他在舆情宝里搜了一下,发现这个平台的运营公司半年前刚被证监会罚过款,原因是非法证券活动,这时候再进去,不就是送钱吗?
它不光能查平台,还能查个股的监管风险。比如有的公司被立案调查、收到监管问询函,这些信息散户自己找起来费时费力,但舆情宝能直接汇总成风险提示,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查看,不用花大钱也能提前避开坑。
最后提醒:这3件事千万别做
除了上面说的方法,还有几个细节得注意:
- 别随便下载老师发的APP:正规券商的APP在应用商店都能搜到,那些让你从微信链接下载的,十有八九是钓鱼软件,安装后可能还会窃取你的银行卡信息。
- 保护好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打死都不能给别人,哪怕对方说帮你开户帮你调仓。
- 发现被骗及时报警:如果已经投了钱,第一时间保存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然后打110或者去经侦部门报案,同时向证监会举报(12386热线),能追回来多少是多少。
说实话,炒股本来就不容易,要是再被假平台骗,真的太不值了。与其事后追悔,不如提前做好防范。想每天免费获取监管处罚、风险预警这些信息?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查看风险提示,避开假平台陷阱。记住,保住本金,才能在股市里活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