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炒股那会儿,我差点因为K线图上的断崖式下跌割肉离场。记得当时看中一只票,连着涨了两周,结果某天打开软件,K线图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向下缺口,股价跌了快30%。我心想坏了,肯定出利空了,赶紧挂单卖,卖完才发现——那天是它除权除息日,所谓的大跌根本不是真跌,是分红送股后股价折算导致的。白白损失了后面的反弹收益,现在想起来还心疼。
后来见的散户多了,发现不少人都踩过类似的坑:要么把除权缺口当成真的暴跌,要么复权后看不懂当前实际股价,甚至有人拿着复权K线跟别人说这股从10块涨到100块,结果对方一查当前价才20块,闹了笑话。今天就用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掰扯清楚:股票K线图里的除权和不除权(复权)到底有啥区别,什么情况下该用哪个,别再被K线骗了。
先搞懂:啥是除权?啥是复权?
说区别前,得先知道这俩词到底啥意思。
除权(除息) 其实是个中性操作,跟公司好坏没关系。简单说,就是上市公司分红、送股、转增股本后,股价得按比例打折,不然对后来买的人不公平。比如10送10,原来10块钱1股,送完变成5块钱1股(股价减半,股数翻倍),这时候K线图上就会出现一个向下的缺口——前一天收盘价10块,第二天开盘价直接变成5块,中间空了一大段,这就是除权缺口。
复权 就是把这个缺口补上,让K线图看起来连贯。复权分两种:
- 前复权:把除权后的股价往下调,让K线从上市到现在是一条连续的线。比如上面10送10的例子,前复权会把除权前的10块算成5块,跟后面的5块接上,这样你看K线趋势时,不会被缺口打断。
- 后复权:把除权前的股价往上调,直接显示如果没除权,现在股价其实值多少钱。比如10送10后股价5块,后复权会把除权前的10块算成10块,除权后的5块按比例变成10块(因为股数翻倍了),这样能直观看到你从上市持有到现在,实际赚了多少。
核心区别:一个看面子,一个看里子
知道定义后,区别就好理解了,我总结成两点:
1. K线形态:有没有缺口?
除权的K线图,只要公司分过红、送过股,就一定会有缺口——股价突然跳空下跌(或上涨,比如配股可能上涨),这是实际交易价格的反映。比如某股10派5元现金分红,股价会直接减去0.5元(税前),K线就会有个小缺口。
复权的K线图(尤其是前复权),缺口会被消除,K线是一条平滑的曲线。你看到的价格不是当天实际交易价,而是经过折算后的虚拟价格。
2. 用途:看当前价格还是真实收益?
- 用除权K线,你看到的是当前实际交易价格。比如现在股价10块,就是10块,直接对应你的持仓市值,适合短期交易时看盘,毕竟买卖要按这个价格来。但缺点是:如果公司经常分红送股,K线会被拆得七零八落,你很难看出它到底是涨是跌,趋势全被缺口打断了。
- 用复权K线(尤其是前复权),你看到的是真实股价走势。比如一只股10年涨了10倍,但中间分了5次红、送了3次股,除权K线可能看起来只涨了3倍,而复权后才能看出它实际涨了10倍,适合长期持股看趋势、算收益。
实操干货:什么情况用除权?什么情况用复权?
这才是散户最关心的——我打开软件,到底该点除权还是复权?分享我自己的习惯,分场景用:
看短期交易(1个月内):用除权
比如你打算做短线,今天买明天卖,或者做波段,这时候得知道当前实际股价是多少,挂单、算成本都需要用实际价格。除权K线显示的就是当天真实交易价,直接对应盘口价格,不会出错。
看长期趋势(1年以上):用前复权
如果你想知道这只股从上市到现在是涨是跌,或者拿了3年到底赚了多少,必须用前复权。前复权能把所有除权缺口抹平,让K线趋势连贯,你能清楚看到它的支撑位、压力位、均线排列,不会被假下跌误导。
算收益率:必须用后复权
比如你5年前10块买的股,中间经历3次送股、2次分红,现在除权价20块,你以为赚了100%?其实可能赚了300%。这时候切到后复权,直接看后复权价——如果显示60块,那就是从10块涨到60块,实际赚了500%(不算分红再投的话)。机构看长期收益,基本都用后复权。
避坑提醒:别把除权缺口当真跌!
我见过太多散户,打开除权K线,看到股价从20块暴跌到10块,以为公司出了大问题,赶紧割肉。结果一查,是10送10除权,实际股价根本没跌,只是股数翻倍了。这种时候,如果用复权K线,缺口消失,就不会慌了。
散户实操:3个小技巧,别再踩坑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给大家3个实操建议,都是血泪教训总结的:
1. 看盘软件默认设置别全信
很多软件默认是除权模式,尤其是手机APP。如果你平时习惯看长期趋势,记得手动切成前复权(一般在K线图右上角,点复权选前复权)。我自己的软件,常年把前复权设为默认,除非要算当前市值,才切回除权。
2. 对比个股时,复权方式要统一
比如你拿A股和B股比趋势,A股用前复权,B股用除权,那K线形态完全没法比,等于白看。正确做法是:要么都用前复权,要么都用除权,保持一致。
3. 遇到诡异缺口,先查除权除息日
如果K线突然跳空大跌/大涨,先别慌,打开F10(公司资料),看分红送配里的除权除息日,是不是刚好在缺口那天。如果是,基本就是除权导致的,不用紧张;如果不是,再去看是不是有大利空/利好(比如业绩暴雷、并购重组)。
说到这,忍不住提一嘴我现在常用的工具——希财舆情宝。我平时看K线时,最怕的就是把除权缺口和真的下跌搞混,尤其是那种除权后又刚好遇到市场调整的票,K线乱七八糟。但舆情宝的技术面分析里,会直接标注出除权除息对K线的影响,比如在缺口旁边标一句此处为2024年分红除权,属中性事件,不影响长期趋势,还会结合MACD、KDJ这些指标,告诉你除权后技术形态有没有走坏。
更实用的是它的趋势评级功能。以前我自己看K线,除权后均线全乱了,根本判断不出是上涨还是下跌趋势。现在用舆情宝,它会把除权因素考虑进去,比如除权后股价看似跌了,但复权后均线还是多头排列,趋势评级就会维持上涨,不会让我因为K线缺口误判。对散户来说,这种帮你过滤干扰信息的功能,比自己瞎琢磨靠谱多了。
最后说句大实话
除权和复权这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难在它涉及股价折算,新手容易绕晕;简单在只要记住看短期用除权,看长期用复权,算收益用后复权,基本不会踩大坑。
如果你跟我一样,平时没时间天天盯盘研究K线细节,或者总被除权缺口搞得头疼,真心建议试试希财舆情宝。现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能免费体验,每天都有免费的技术面分析和趋势评级查看额度,像除权对K线的影响、当前趋势是上涨还是震荡,它都会用大白话讲清楚,不用自己对着K线图瞎猜。
炒股本来就难,能靠工具省点力,把时间花在研究公司本身(比如业绩、舆情)上,不比纠结K线缺口强?想体验的话,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还有免费的舆情报告推送,省心又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