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收到私信,问我股市越好债券就一定越差吗?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刚入市那几年也没少纠结。一开始我也觉得这俩就是冤家,股市涨债券就得跌,后来自己做了十二年投资,踩过坑也赚过钱,加上这两年用工具辅助分析,才发现这里面门道多着呢。
先说说最常见的情况——经济复苏期。这时候企业盈利好转,大家觉得股市赚钱机会多,资金就从债券市场流到股市,股市上涨,债券因为卖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下跌,收益率反而上升。就像2020年下半年,那会儿疫情后经济刚回暖,我记得当时每天看新闻都是XX企业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股市里消费、科技板块涨得厉害,而国债指数却悄悄跌了不少。这种时候,股市和债券确实是反向走。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滞胀期。简单说就是经济增长慢,但物价涨得快。这时候企业赚钱难,股市没什么盼头,按说资金该去债券避险吧?可通胀高的时候,债券也不保险——大家怕央行加息,债券收益率跟着涨,价格反而跌。2011年那会儿就有点像这样,股市跌了不少,债券也没好到哪去,手里拿着股票和债券,两头不讨好。
还有一种更特殊的,就是流动性宽松期。央行放水的时候,市场上钱变多了,股市和债券可能一起涨。2023年上半年就是例子,那会儿利率低,资金没地方去,一部分进了股市推高股价,另一部分觉得股市风险高,就买了债券,结果那年股债都赚了钱。我身边有个老股民当时不信邪,全仓股票没买债券,后来后悔得不行,说要是当时分点仓位给债券,收益能更稳。
说实话,普通人最难的就是判断现在到底是哪种情况。以前我每天早上七点起来看财经新闻,晚上熬夜看研报,生怕错过什么信号,结果信息太多反而抓不住重点。就像去年美联储加息那阵子,各种分析满天飞,有的说资金会从股市逃到债券,有的说加息影响有限,股市还能涨,我当时拿着两只债券基金,愣是不知道该不该卖。
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才发现这些问题其实有更简单的解决办法。它里面有个风口解读功能,专门分析政策、国际局势对市场的影响。就说美联储加息那事儿,当时舆情宝的风口解读直接写着:当前加息周期下,高估值成长股承压,资金可能从股市流向短债避险,但长期债券受通胀预期影响仍有下跌风险。一句话把逻辑讲透了,我当时就把长债换成了短债,后来果然避开了长债的下跌。
还有个大盘情绪分也挺实用。每天早上打开小程序,就能看到当天的市场情绪是多少分——超过70分说明行情好,资金更愿意进股市;低于30分说明大家都在避险,这时候债券往往更稳。上个月有天大盘情绪分跌到28分,我看到后把股票仓位降了点,加了点国债ETF,结果那天股市跌了2%,债券反而涨了0.3%,虽然赚得不多,但至少没亏。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功能是不是得花很多钱?其实不用。希财舆情宝现在有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研报解析的免费查看额度,像风口解读里的政策影响分析、大盘情绪分这些,免费额度基本够用。就算想解锁更多功能,会员价格也不高,一杯奶茶钱能用一天,比起自己瞎操作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
所以说,股市和债券的关系,从来不是你好我就必须差。关键是搞清楚当前的经济环境、资金流向,还有市场情绪。普通人没那么多时间研究这些,不如找个靠谱的工具帮自己筛选信息。毕竟投资这事儿,方向对了比瞎折腾强一百倍。
对了,想试试的朋友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自己体验下就知道,原来分析市场没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