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进龙虎榜是好是坏?看懂席位和资金再操作

袁顾问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袁顾问 股票顾问
咨询TA

做股票这些年,见过太多散户朋友一看到自己的票上了龙虎榜,要么激动得以为要连续涨停,要么慌得连夜挂卖单。其实龙虎榜这东西,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会不会读透里面的门道。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踩过的坑和现在的经验,跟大家聊聊怎么从龙虎榜里挖到真东西,避开那些坑人的陷阱。

进龙虎榜是好是坏?看懂席位和资金再操作

先说说龙虎榜是怎么来的。不是所有股票都能上龙虎榜,得满足交易所的条件,比如当日涨跌幅超过7%、换手率超过20%,或者连续3天涨跌幅偏离值超过20%这些。简单说,就是短期内波动大、交易活跃的股票才会被盯上。但上了榜不代表一定涨或跌,我见过不少股票上榜后第二天直接低开套人,也见过上榜后一路绝尘的,核心差别就在买卖席位和资金动向里。

以前我刚炒股那阵子,看到龙虎榜就只会看净买入还是净卖出。净买入多就觉得是利好,赶紧加仓;净卖出多就觉得完了,马上割肉。结果呢?好几次碰到游资大佬打板买入,第二天直接砸盘,我追进去就被套;也有过机构净卖出榜上有名,结果股价没跌反而涨了,后来才知道是换庄——原来净卖出的机构是短期获利了结,接盘的是另一家长期持有的机构。那时候不懂这些门道,光看表面数据,吃了不少亏。

后来我开始研究龙虎榜里的席位密码。比如买方里有机构专用席位,尤其是社保、公募这类机构,他们买得多通常是看好公司长期逻辑,短期波动不用太慌;但如果是量化基金席位,就得小心,他们可能当天买第二天就卖,快进快出。游资席位更复杂,有的游资喜欢打板后锁仓,有的则是一日游,这都得看他们历史操作风格。但问题来了,一个个查席位的历史战绩、操作偏好,太费时间了——我试过为了一只股票,翻了三个小时的历史龙虎榜,眼睛都花了,结果还漏掉了一个关键游资的近期动向,判断照样失误。

说实话,散户做股票最缺的就是时间和信息整合能力。龙虎榜数据散落在各个交易软件、财经网站,席位背后的资金性质、操作风格又藏得深,等你研究明白,可能行情早就过了。这两年我开始用工具辅助分析,效率才提上来。比如我现在常用的希财舆情宝,它里面有个龙虎榜数据功能,直接把买卖席位的性质、历史操作风格、近期战绩都整合好了,不用自己一个个查。你点进去看某只股票的龙虎榜,它会标注清楚哪些是机构席位、哪些是游资席位,甚至会告诉你这个游资最近一周的胜率怎么样,是偏好连板股还是趋势股。我记得上个月有只股票,龙虎榜显示游资净买入1个亿,我当时差点以为要追,结果舆情宝里直接标注这个游资近期一日游操作占比80%,第二天果然低开5个点,幸好没冲动。

光看龙虎榜还不够,还得结合资金的真实意图。比如有的股票龙虎榜显示净买入,但仔细看买卖前五的金额,买方都是小资金,卖方却是大单砸盘,这可能是主力在障眼法——表面买入,实际通过其他账户出货。以前我得自己算买卖金额的集中度,现在舆情宝的主力资金流向功能会直接帮你分析,资金是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是大单主导还是散户主导,一目了然。有次我关注的一只股票,龙虎榜显示净买入5000万,但舆情宝提示主力资金实际净流出2000万,原来是主力用小单买、大单卖,后来股价果然跌了,这要是光看龙虎榜表面数据,肯定被骗了。

当然,龙虎榜只是短期资金的缩影,真要判断一只股票值不值得拿,还得看市场对它的整体情绪。比如有的股票龙虎榜机构买入多,但公司刚出了利空新闻,市场舆情很差,那短期也可能涨不起来。这时候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就派上用场了——它会综合消息面、资金面、业绩面这些维度,给股票打个0-100分,评分高说明市场情绪好。我习惯把龙虎榜数据和舆情评分结合起来看,比如一只股票龙虎榜机构净买入,舆情评分又在80分以上(强烈正面),这种胜率就高多了;要是龙虎榜看着还行,但舆情评分只有30分(负面),就得小心是不是有潜在风险没暴露。

可能有朋友会说,这些工具是不是很贵?说实话,我以前也觉得付费工具不划算,直到算了笔账:以前因为误判龙虎榜亏的钱,够买好几年会员了。现在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的龙虎榜解析和舆情评分查看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体验核心功能。你要是觉得有用,再考虑开会员,投入产出比其实挺高的。毕竟对散户来说,少踩一个坑,省下的钱就比会员费多得多。

最后再提醒一句,龙虎榜是辅助工具,不是圣旨。就算数据再好,也得结合公司的基本面、行业趋势来看。比如一只股票龙虎榜全是机构买入,但公司业绩连续亏损,这种纯资金炒作的票,散户最好别碰。真想做好股票,还是得养成多维度分析的习惯,而工具的作用,就是帮你把复杂的信息变简单,让你有更多时间思考背后的逻辑。

对了,想试试的朋友,可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额度刷新后,先看看你手里的票有没有上龙虎榜,顺便查查舆情评分怎么样。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会推送每日的龙虎榜重点解析,不用自己天天盯盘翻数据,效率能高不少。炒股这事儿,有时候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方法没找对,用对工具,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