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带几个新股民朋友入门,发现大家用同花顺时总会卡在同一个地方:K线周期怎么切换。明明看别人鼠标一点就能从分时图切到日K、周K,自己上手却总找不到按钮,要么点到MACD指标,要么切到成交明细,急得直拍桌子。其实我刚用同花顺那阵也一样,对着屏幕琢磨了半天才摸透门道,今天就把这些实操步骤掰开揉碎了讲,保证看完你也能熟练切换,还能明白不同周期的K线该怎么用。
第一步:先搞懂从哪里进
打开同花顺APP或电脑版,随便搜一只股票(比如你持仓的个股),默认显示的是分时图——就是那个带实时价格波动的曲线图,适合盘中盯盘。但真正分析趋势得看K线图,这时候第一步是切换到K线界面。
手机端操作:在分时图页面,直接用手指上下滑动屏幕(注意别点到下方的买卖按钮),滑动幅度不用太大,屏幕会自动从分时图切换到日K线;如果想切回去,再滑一次就行。
电脑端操作:更简单,直接按键盘上的F5键,一秒钟从分时图切换到日K线,再按一次又切回分时,比鼠标点快多了。
刚开始我总记不住F5快捷键,每次都用鼠标点屏幕上方的日K按钮,后来发现快捷键才是真香,尤其复盘时切换效率高很多。
第二步:切换不同周期K线,就看这两个地方
日K线是最常用的,但分析短期波动要看60分钟K、30分钟K,判断中长期趋势得看周K、月K,甚至年K。这些周期切换有两个入口,手机和电脑端通用。
入口一:周期按钮直接点
在K线图页面,屏幕上方(手机端在顶部,电脑端在K线图上方工具栏)会有一排小字:分时日K周K月K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想切到哪个周期,直接点对应的文字就行。比如你想看这只股票最近一个月的走势,点月K;想找短线买卖点,点60分钟。
入口二:右键菜单(电脑端专属)
电脑端还有个隐藏技巧:在K线图上点右键,会弹出菜单,选分析周期,里面从1分钟到年K的所有周期都有,适合键盘党之外的鼠标用户。
我以前总忽略周K线,后来发现很多大牛股的启动信号,在周K线上看得比日K清楚多了——比如周K线突破半年均线,往往是中期趋势反转的信号。但光看K线形态还不够,得知道背后的驱动因素,不然很容易被假突破骗进去。
第三步:不同周期K线怎么用?别盲目切换
切换周期不是瞎点着玩,每种周期对应不同的操作逻辑,我踩过的坑可以给大家提个醒:
- 1分钟/5分钟K线:适合超短线玩家,比如做T+0,但对新手来说容易被日内波动带偏,我现在基本不看,除非做日内交易。
- 30分钟/60分钟K线:短线看盘神器,比如想抓3-5天的反弹,看60分钟K线的MACD金叉死叉,比日K线更敏感。
- 日K线:最常用,看短期趋势(1-3个月),结合成交量判断资金进出,比如日K线放量上涨,说明有资金在买。
- 周K线/月K线:判断中长期趋势(半年以上),比如月K线在年线(250日均线)上方运行,说明大趋势向上,适合中线布局。
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就算你把所有周期的K线都切换一遍,也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股价突然涨了/跌了。我去年遇到过一只股票,日K线突然放量涨停,当时看周K线也突破了压力位,觉得机会来了,结果追进去第二天就大跌。后来才发现,那天涨停是因为股吧里有人传公司要被收购,但当晚公司就发了澄清公告,说消息不实。如果当时能及时看到消息面的变化,就不会白白亏这10个点了。
光会切换K线还不够,消息面得跟上
后来我开始用工具辅助分析,试了不少软件,最后留下的是希财舆情宝。它解决的就是我这种看K线不知道涨跌原因的痛点——你在同花顺切换完K线,发现股价异动,直接打开舆情宝,搜这只股票,就能看到股价异动原因分析,里面会汇总当天的新闻、研报、股吧讨论,甚至龙虎榜数据,用AI解读是利好还是利空。
比如前几天有只股票早盘快速下跌,我切到30分钟K线看到MACD死叉,正想卖,打开舆情宝一看,它的舆情评分是75分(正面评级),利好消息汇总里提到公司昨晚发布的季度业绩超预期,净利润增长30%,而且主力资金流向显示大单在净流入。原来下跌是洗盘,后来果然反弹了,这一下就避免了割肉在低点。
它这个舆情评分挺直观,0-100分,对应正面、负面这些标签,评分曲线能看到最近一周的舆情变化,比如评分从50分涨到80分,说明市场情绪在变好。每天还能免费看几次舆情报告和评分,不用花钱就能先试试效果,对新手来说试错成本很低。
最后说句大实话
同花顺切换K线真不难,手机滑一滑、电脑按个F5就搞定,难的是切换完之后怎么分析——K线是结果,消息面、资金面才是原因。与其每天花两小时在各个平台翻新闻、刷股吧,不如试试用工具把信息整合起来。
如果你也经常遇到看K线不知道为什么涨跌的问题,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每天刷新几次舆情报告和评分的查看额度,先用起来再说。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推送一些关键的市场消息,不用一直盯盘也能掌握动态。炒股这事儿,工具用对了,能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