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刚开始炒股那会儿,打开交易软件看日K线,总会被盘口那些密密麻麻的字母搞晕。尤其是K线图旁边时不时跳出的B和S,一开始以为是随便标记的,直到有次看到一只股票突然出现大量S,股价却反而上涨,才意识到这俩字母没那么简单。后来花了不少时间研究,结合这些年的实操经验,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日K线上的S和B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普通散户怎么看懂这两个信号背后的门道。
先说最基础的,B其实是Buy的缩写,代表买入;S是Sell的缩写,代表卖出。不过具体指什么类型的买入卖出,不同软件显示逻辑可能不一样。有的软件里,B和S标记的是逐笔成交,也就是每一笔实际成交的单子,比如你挂单买入1000股成交了,就会显示一个B;有的则标记委托单,比如盘口五档里的买单或卖单。这点大家看盘时可以留意下软件说明,别搞混了。
很多新手看到日K线上突然出现一堆B,就觉得是资金在抢筹,赶紧跟着买;看到S密集出现,就怕主力出货,慌忙割肉。我刚入市时就吃过这亏。2020年有只消费股,连续三天日K线下方都有大量S,当时吓得我第二天低开就卖了,结果后面股价翻倍——后来才知道,那些S很多是散户恐慌抛盘,主力趁机接了筹码。所以说,单看B和S的数量多少,根本说明不了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B和S本质上只是记录了交易行为,却没告诉你交易的质量。比如同样是B,可能是散户小单买入,也可能是主力大单扫货;同样是S,可能是散户止盈,也可能是主力对倒洗盘。尤其是在震荡行情里,主力经常用假B真S或假S真B来诱多诱空,比如用小单连续买(显示多个B)吸引散户跟风,自己却在高位挂大单卖(实际是S)。
那怎么才能避免被B和S误导?我这几年总结的经验是:必须结合趋势和市场情绪来看。举个例子,去年我关注的一个科技板块,有只股票日K线上连续出现B,但我用工具查了下当时的趋势评级是震荡,舆情评分只有45分(弱中性),说明市场情绪一般,趋势不明确。果然,那些B之后股价没涨多久就回调了。相反,如果一只股票趋势评级是上涨,舆情评分80分以上(正面),这时候出现的B信号,可信度才更高。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趋势和情绪怎么判断?这正是散户最头疼的地方——自己分析趋势要看MACD、KDJ一堆指标,判断情绪要刷新闻、逛股吧,费时又不准。我以前每天收盘后要花两小时整理信息,还经常漏掉关键消息。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的AI趋势和舆情评分功能,才发现原来这些事可以这么简单。
比如它的AI趋势功能,每天会更新股票的趋势评级,直接告诉你当前是上涨、震荡还是下跌趋势,不用自己去盯各种技术指标。而舆情评分更实用,0-100分直观反映市场情绪,81-100分是强烈正面,说明大家都看好;0-15分严重负面,就得警惕风险。像我现在看B和S信号前,会先打开舆情宝,看看这只股票的趋势评级和舆情评分。如果趋势上涨、舆情评分高,B信号才值得重视;要是趋势下跌、舆情评分低,就算出现B,我也会多留个心眼。
最关键的是,这些功能每天都有免费体验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看趋势评级和舆情评分。大家直接在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能用,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收到自选股的消息推送,不用整天盯盘也能及时掌握动态。
当然,B和S也不是完全没用。在明确的趋势里,它们能帮你观察短期多空力量变化。比如一只股票处于上涨趋势,舆情评分也高,某天突然出现大量B且股价放量上涨,可能就是加速信号;反之,如果在下跌趋势中出现大量S且放量下跌,可能还没到底。但记住,这一切的前提是先搞清楚大方向,不然就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总之,日K线上的B和S就像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但得先看清楚这条路是上坡(上涨趋势)还是下坡(下跌趋势)。散户炒股本来就信息不对称,与其自己埋头研究,不如用对工具提高效率。现在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额度,大家不妨试试,或许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