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不少读者问:老师,我申购新股时拿到了6个配号,中签的希望大不大?说实话,这个问题我每年都会被问到很多次。作为一个打新快十年的老股民,踩过的坑、中过的签都不少,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配号和中签率的那些事儿,全是实战经验,建议先收藏再看。
一、6个配号,到底能不能中签?
先给结论:有希望,但概率确实不高。
配号其实就像抽奖券,每个配号对应一个中奖机会。中签率则是中奖概率,比如一只新股的中签率是0.03%(万分之三),那6个配号的理论中签概率就是6×0.03%=0.18%(千分之一点八)。听起来很低对不对?但我身边真有朋友第一次打新,6个配号就中了一只创业板新股,虽然只赚了两千多,但当时把他激动坏了。
不过别被幸运案例迷惑,我自己统计过过去五年的打新记录:配号数量在5-10个时,平均中签率大概在0.1%-0.5%之间。也就是说,理论上打200-1000次才能中一次。我认识一个老股民,坚持打新八年,总共中了11只,平均每年1-2只,这才是真实的散户中签节奏。
二、影响中签率的3个关键因素,比配号数量更重要
很多新手只盯着配号数量,其实这只是表面。真正影响中签的,是这三个数据——
1. 新股发行量
发行量越大,中签率越高。比如去年那只巨无霸新股,发行量15亿股,中签率直接冲到0.25%,6个配号的概率就是1.5%,比小盘股(中签率0.01%)高25倍。我一般会优先申购发行量超5亿股的大盘股,虽然涨得可能慢,但中签概率确实高。
2. 申购人数
市场越热,申购的人越多,中签率越低。2021年新股最火的时候,一只热门股有几百万人申购,中签率低到0.005%,100个配号都难中;2022年市场冷的时候,有些新股申购人数不足,中签率反而涨到0.1%以上。所以我现在会避开全民疯抢的热门股,反而关注那些关注度不高但基本面还行的新股。
3. 市值配置
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沪市新股需要沪市市值(比如持有上海主板股票),深市新股需要深市市值(比如持有创业板、深市主板股票),两个市场的市值是分开计算的。我见过有人只配了沪市市值,结果深市新股一次都没申购资格,白白浪费了半年机会。我自己的做法是:沪市和深市各配50万市值,这样沪深两市的新股都能申购,相当于扩大抽奖范围。
三、打新老手的3个实操技巧,亲测能提高中签概率
分享几个我自己用了多年的小经验,虽然不能保证100%中签,但确实帮我多中了3只新股:
1. 每天申购,别间断
我认识一个退休阿姨,2018年开始打新,不管有没有新股都坚持点一下申购按钮,五年中了6只。她说:就像每天买彩票,买了不一定中,不买肯定不中。这句话我一直记着,哪怕当天只有一只小盘股,我也会申购。
2. 避开高峰时段
我一般选择早上10:30-11:00或下午1:30-2:00申购。有数据统计,这两个时段申购的人相对少,配号更容易分散,中签概率可能略高(没有官方证实,但我自己中4只都是这个时段申购的,宁可信其有)。
3. 别只盯着打新,更要防破发
前几年打新是稳赚不赔,但现在不一样了!去年我有个朋友中了一只科创板新股,上市第一天就跌了15%,倒亏5000元。所以现在我打新前,一定会先分析新股的市场情绪——不是看K线,而是看大家对这只新股的真实看法。
四、如何避免中签即亏损?我靠这个工具避开3次破发
说到分析新股情绪,以前我得自己翻研报、刷股吧,费时又不准。直到去年开始用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才算找到省事的办法。
它能实时抓取新股的新闻、机构研报和股民讨论,通过AI大模型分析这些信息是利好还是利空,最后生成一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比如一只新股的舆情评分在85分(强烈正面),说明市场对它预期很高,破发风险小;如果评分低于30分(负面),哪怕中签率再高我也会放弃。
举个例子:今年3月有只新能源新股,发行量不小,很多人抢着申购。但我用舆情宝查了下,它的舆情评分只有28分,原因是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毛利率连续三年下降。结果这只股上市当天跌了22%,庆幸自己没申购。
最关键的是,现在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的免费查看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看核心数据。对于咱们散户来说,花几分钟查一下,就能避开破发风险,这投入产出比真的很高。
最后说几句
6个配号中签的希望,就像买彩票中末奖——概率不高,但坚持下去总有机会。不过比起能不能中,更重要的是中了会不会赚。
如果你也想提高打新效率,避开破发坑,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在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用免费额度体验下它的舆情分析功能。记住:打新靠运气,更靠策略,工具用对了,才能让每一次申购都不白忙活。
祝大家都能早日中签,而且中到那种上市就翻倍的好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