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总搞不懂做多做空这些词,听老股民说现在适合做多那只票被做空了,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啥意思?后来自己踩过几次坑,才慢慢明白,搞懂这两个基础概念,对判断市场方向真的太重要了。今天就用大白话聊聊,做多和做空到底是啥,普通散户该怎么理解这两种操作逻辑。
先说说做多:咱们最熟悉的买涨逻辑
其实做多就是咱们最常接触的操作——买涨。比如你觉得某只股票未来会涨,就先用现价买入,等价格涨上去之后再卖掉,中间的差价就是赚的。举个例子,你10块钱买了1000股,涨到15块卖掉,就能赚5000块。
这种操作大家熟悉,风险相对可控。毕竟股价再跌,最多跌到0,不会无限亏损。但问题是,怎么判断未来会涨?我以前全凭感觉,看新闻说行业利好就冲进去,结果好几次买在高点。后来才发现,单看一条消息根本不够,得结合资金流向、市场情绪这些综合判断。
再聊聊做空:A股散户不太碰的买跌操作
做空就反过来了,是买跌。比如你觉得某只股票未来会跌,就先从券商借来股票卖掉(这一步叫融券),等股价真的跌下去之后,再用更低的价格买回来还给券商,中间的差价就是利润。比如你借1000股20块卖掉,股价跌到15块买回来还,就能赚5000块。
但做空在A股有门槛,而且风险比做多高得多。因为股价理论上能无限上涨,一旦判断错了,你借来的股票得高价买回,亏损可能没完没了。所以散户很少碰,但了解它的逻辑有必要——比如看到某只股票突然大跌,就得想想是不是有资金在做空,背后有没有利空消息。
散户最头疼的问题:怎么判断该做多还是警惕做空?
说实话,搞懂定义容易,难的是判断现在该做多还是可能被做空。我以前每天刷新闻、翻研报、看股吧,消息又多又杂,有说业绩好的,有说主力在跑的,越看越乱。记得有一次,一只票明明出了净利润增长50%的利好,股价却跌了3%,后来才知道,当天龙虎榜显示机构净卖出2个亿——单看利好消息根本没用,得结合资金面。
后来我开始用希财舆情宝,主要看两个功能:趋势评级和舆情评分。它会给每只股票的趋势评上涨、震荡、下跌,每天更新;还有个0-100分的舆情评分,80分以上就是强烈正面,说明市场情绪好,适合做多;要是低于40分,就得警惕可能有做空压力。
比如上个月看一只消费股,新闻说双十一预售超预期,但股吧有人说库存积压。我打开舆情宝,趋势评级是上涨,舆情评分82分(强烈正面),再看主力资金流向,显示当天净流入8000万——原来所谓的库存积压是旧消息,最新资金和情绪都支持上涨,这才没错过机会。
普通投资者怎么用?别复杂,抓核心
我现在的习惯是:每天早上花5分钟看舆情宝。先看大盘情绪分,知道今天市场整体好不好;再看自选股的趋势评级和舆情评分。如果趋势是上涨,评分在60分以上(正面),说明做多的把握大;要是评分突然掉到40分以下(负面),哪怕趋势还没跌,也得减仓观望——这比单纯看K线图靠谱多了。
最关键的是,这些功能不用花钱就能先体验。希财舆情宝每天都会刷新免费额度,比如舆情评分、趋势评级、舆情报告这些核心功能,散户每天能免费看几次。说实话,以前用付费工具总怕踩坑,但这种先试后买的模式,投入成本很低,比自己瞎操作亏的钱少多了。
最后说句大实话
做多和做空只是操作方向,散户不用非要学会做空,关键是看懂趋势。与其每天被各种消息牵着走,不如用工具把复杂信息简化——比如趋势评级告诉你现在是涨是跌,舆情评分告诉你市场情绪好不好,这两个点抓住了,判断方向就清晰多了。
如果你也觉得信息太多看不过来,不妨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体验几次核心功能;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能收到自选股的实时舆情推送,不用盯盘也能抓重点。搞懂多空逻辑,再配上实用工具,炒股才能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