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票怎么算赚了多少?从成本到实际收益全解析

证券刘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证券刘经理 股票顾问
财经领域达人 优质创作者
咨询TA

说实话,刚入市那会儿,我算股票收益总闹笑话。明明感觉涨了不少,到手却没多少钱,后来才发现是没把各种成本算明白。今天就用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掰扯掰扯股票到底怎么算赚了多少,从最基础的到复杂点的情况,都给你说明白。

股票怎么算赚了多少?从成本到实际收益全解析

先从最简单的情况说起。如果你只买过一次某只股票,也没碰到分红送股这些事,那收益计算其实不复杂。比如你买了1000股,买入价是每股10块,那总成本就是1000×10=10000块。但这里要注意,买入时券商要收佣金,还有过户费(沪市股票有,深市没有,费率一般是0.01‰)。假设佣金率是万3(不满5元按5元收),10000块的佣金就是3块,但因为不满5元,实际收5元;过户费10000×0.01‰=0.1元,合计买入成本就是10000+5+0.1=10005.1元。

等你卖出的时候,成本就更多了。除了佣金(同样可能有最低5元限制)、过户费,还要加上印花税(成交金额的1‰,只在卖出时收)。比如你以每股12块卖出1000股,卖出金额是12000块。佣金:12000×0.03%=3.6元,还是不满5元收5元;过户费12000×0.01‰=0.12元;印花税12000×1‰=12元。所以卖出总成本是5+0.12+12=17.12元,实际到手金额是12000-17.12=11982.88元。

这时候实际收益就是卖出到手金额减去买入总成本:11982.88-10005.1=1977.78元。你看,要是不算这些手续费,直接按(12-10)×1000=2000元算,就多算了22.22元,虽然不多,但次数多了、金额大了,差异就明显了。

你可能会问,要是分批买入呢?比如第一次10块买了500股,第二次11块又买了500股,这成本怎么算?其实就是算平均成本。第一次买入成本:500×10=5000元,加上佣金5元(假设)、过户费0.05元,合计5005.05元;第二次500×11=5500元,佣金5元、过户费0.055元,合计5505.055元。总股数1000股,总成本5005.05+5505.055=10510.105元,平均每股成本就是10510.105÷1000≈10.51元。卖出的时候就按这个平均成本去减,再扣除卖出的各项费用,就是实际收益。

还有分红和送股的情况,也会影响收益计算。比如你持有股票期间,公司每10股送1股,那你原来1000股就变成1100股,这时候每股成本会降低;如果是现金分红,分到的现金会直接到账户,这部分也算收益,但要注意分红可能要扣税(持股时间不同税率不同)。这些情况算起来稍微麻烦点,但核心逻辑还是最终到手金额-总投入成本。

不过说实话,光算清楚当前赚了多少还不够。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现在的收益会不会受后续消息影响?比如你刚算出赚了5%,结果第二天公司出了个利空公告,股价直接跌了8%,之前的收益不仅没了还倒亏。这时候要是能提前知道消息的影响,就能及时应对。

我现在每天都会用希财舆情宝来监控手里股票的消息。它能实时抓取全网的新闻、公告、研报这些,不管是利好还是利空,AI都会直接分析解读,还会给个舆情评分。比如前阵子有只股票突然涨了,我有点懵,点开舆情宝的舆情报告一看,里面直接写了股价异动原因是公司发布了新产品公告,属于利好,技术面和业绩表现也有分析,一下子就清楚了。要是有紧急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不用自己整天刷新闻。

对了,如果你是长期持股,除了消息面,公司的财务健康度也很重要。有的股票看着现在赚了,但财务指标其实有问题,后面可能暴雷。舆情宝的财务AI评分就挺实用,它会根据核心财务数据生成一个评分,分数越高说明公司财务越健康。我之前就碰到过一只股票,看着股价还行,但财务评分只有60分(满分100),后来果然年报出来业绩下滑,幸好当时及时减仓了。

现在希财舆情宝有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舆情报告这些的免费查看额度,你要是想试试,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行,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也能找到入口。就算后面想解锁更多功能,比如财务AI评分、AI估值这些,会员价格也不高,比起踩一次雷的损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

其实算股票收益不难,难的是算清楚收益背后的风险和机会。把成本算明白,再用工具帮你盯着消息和财务状况,赚钱的概率自然就高了。你平时都是怎么算股票收益的?有没有碰到过算错的情况?可以在评论区聊聊。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