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都是新股民朋友在问:新股上市第一天到底能涨多少?为什么有的股票涨44%就停了,有的却能一直涨?”作为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股民,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清楚新股首日涨幅限制的那些事儿,再分享几个实操中容易踩坑的点,新手朋友一定要看完。
先从最基础的说起,A股新股第一天的涨幅限制,不是一刀切”,得看这只股票是在哪个板块上市的。目前主要分两种情况:主板新股和实行注册制的新股。
先说大家最熟悉的主板新股,也就是在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上市的股票。这类股票因为还在实行核准制,首日涨跌幅限制是44%。具体来说,开盘集合竞价阶段,有效申报价格不能超过发行价的120%,也不能低于发行价的80%;连续竞价阶段,有效申报价格区间就变成发行价的64%到144%。简单理解,就是第一天最高能涨到发行价的144%(也就是涨44%),最低能跌到64%(跌36%)。要是盘中价格涨到这个上限或者跌到下限,当天就不能再涨或跌了,这就是常说的顶格”。
再说说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新股,这两个板块实行注册制,规则就不一样了。上市前五个交易日压根不设涨跌幅限制,你没听错,第一天想涨多少涨多少,想跌多少跌多少。但别以为没限制就可以随便追,这里面有个临时停牌”机制得注意:如果较开盘价上涨或下跌达到30%、60%,会各停牌10分钟,停牌期间不能交易,复牌后继续交易。到了第六个交易日,才开始实行20%的涨跌幅限制,跟老股一样。
这里插一句,主板新股其实也有临时停牌规则,很多人不知道。比如首日上涨或下跌达到10%,会临时停牌30分钟;达到20%,会直接停牌到下午14:57,最后三分钟再复牌交易。去年有个朋友买主板新股,上午涨了10%停牌,他以为当天不能交易了,结果下午复牌后股价回落,白白少赚了一笔,就是因为没搞懂这个规则。
讲完规则,再聊聊实操经验。新股第一天的走势,很多时候跟市场情绪、行业风口、公司基本面直接挂钩。我见过不少新手朋友,看到新股第一天秒涨”就激动追进去,结果当天冲到高点后回落,第二天直接低开被套。说实话,这种情况太常见了。
那怎么判断一只新股值不值得关注?光看涨幅限制是不够的,得知道它背后的消息和潜力。我自己这半年养成了个习惯,看新股前会先打开希财网今年刚上线的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它有个AI舆情功能对新股特别有用——上市前就能实时监控全网的新闻、公告、分析师观点,每一条消息AI都会直接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还会生成每天的舆情评分和报告。
比如上个月有只主板新股,发行价不算高,市场预期挺热。我用舆情宝看它的舆情报告,里面提到有分析师指出公司核心产品的原材料价格近期上涨,可能影响未来毛利率,属于潜在利空。虽然首日开盘涨了20%,但我没敢追,结果当天尾盘果然回落,第二天直接低开5%。要是当时光看涨幅限制和开盘走势,很可能就冲动了。
对了,现在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就能免费体验,每天都有额度看舆情评分和报告,不用花钱就能先试试水。像我这种每天要看十几只新股动态的人,用它省了不少翻公告、查新闻的时间,AI直接把关键信息提炼出来,利空利好一目了然。
如果是注册制新股,前五天没涨跌幅限制,波动更大,这时候光看舆情还不够,公司的财务健康度也很重要。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里有个财务AI评分”,直接给公司财务健康度打分,分数越高说明基本面越稳。我一般会把财务评分和舆情评分结合起来看,双高的新股长期潜力才更值得期待。
最后再提醒一句,新股投资风险本来就高,了解涨幅限制只是第一步,千万别把规则”当成赚钱密码”。真想在新股里找到机会,得学会结合市场动态和公司基本面做判断。平时多看看希财网公众号,里面会推送新股的深度解读;或者直接去小程序体验舆情宝,免费额度足够新手朋友入门了。投资这事儿,多一分准备,就少一分风险,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