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晚上复盘,翻到一只股票的K线图,突然看到长长一根上影线,成交量比前几天大了不少,K线还是绿色的阴线。当时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这走势看着有点吓人,到底是啥意思?是后面要跌了,还是主力在故意洗盘?其实不光是我,身边很多朋友遇到这种放量长上影线阴线”,都会有点慌,不知道该怎么判断。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跟大家聊聊这种K线形态到底预示着什么,咱们普通投资者该怎么看。
先说说这种形态长啥样吧。放量”就是当天成交量比最近一段时间明显变大,长上影线”是指股价冲高后又掉下来,留下一段长长的上影线,阴线”就是收盘价低于开盘价。简单说,就是股价试过冲高,但没成功,最后还跌了,而且成交挺活跃。
那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总结了几个常见的原因,都是自己以前踩过坑或者见过的例子。
第一个可能是上方抛压太重”。比如股价涨到某个关键位置,比如前期高点、整数关口,或者套牢盘比较多的地方,这时候一冲高,之前被套的人就想着终于解套了”,赶紧卖;或者短线获利的人觉得差不多了”,也开始卖。买的力量顶不住卖的力量,股价自然就掉下来了,成交量跟着放大,因为买卖的人都多了。这种情况在股价上涨了一段时间后比较常见,尤其是到了大家心里的压力位”。
第二个可能跟消息面有关”。有时候早上突然出个利好消息,比如行业政策支持、公司签了大订单,股价一下子就被拉上去了。但如果这个利好后面被证明力度不够”,或者有其他利空消息出来,比如专家解读说政策落地时间不确定,或者公司订单利润空间不大,那冲高之后买盘就会变少,卖盘反而增加,股价就会回落,留下长上影线。反过来,如果本来好好的,突然出个利空,股价开盘就跌,但中间有资金试着拉一把,结果没成功,最后还是收阴,也可能出现这种形态。说实话,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最头疼,消息太多太杂,分不清哪个是真影响股价的,哪个是噪音,等我反应过来,股价都跑完了。
第三个可能是主力在试盘或者出货”。试盘的话,主力可能想看看上方抛压大不大,就突然拉一下股价,要是抛盘很多,就先不往上拉了,等把抛压消化了再说,这时候也会出现长上影线。出货就更直接了,主力在高位先把股价拉高,吸引散户觉得还要涨”,然后趁机把手里的筹码卖出去,股价自然就掉下来,成交量也会放大,因为主力出货肯定伴随着大量成交。
不过,光看K线形态肯定不行,得结合具体情况。比如股价在低位、中位还是高位?如果在低位,出现这种形态可能是主力试盘,不用太慌;如果在高位,尤其是涨了很久之后,那就要小心是不是抛压或者出货了。还有成交量放大的程度,是温和放大还是突然放巨量?这些都得综合看。
但说实话,普通投资者要把这些都搞清楚,真挺难的。尤其是消息面,每天那么多新闻、公告、研报,根本看不过来,更别说判断每条消息对股价是好是坏,影响有多大了。我以前就经常因为漏掉一条关键消息,或者误判了消息影响,结果操作错了。
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这个问题才慢慢解决。它有个AI舆情功能,能实时监控股票的各种消息,不管是新闻、公告、研报,还是分析师观点,都能抓到。最关键的是,AI会智能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可能对股票带来什么影响。比如遇到放量长上影线这种异动,我直接去看它的舆情报告,里面专门有股价异动原因”分析,会把当天的利好利空消息、技术面情况都列出来,帮我快速搞清楚到底是抛压、消息还是主力行为导致的。而且如果有紧急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不用一直盯着盘。
每天它还会更新股票的舆情评分,评分高说明消息面整体偏利好,评分低就要注意风险。像我这种平时没时间一直盯盘的人,每天花几分钟看看舆情评分和报告,就能对股票的消息面情况心里有数。现在希财舆情宝在微信小程序就能搜到,每天还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舆情报告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先体验,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确实挺实用的。
当然,也不是说有了工具就万事大吉,K线形态只是参考,还得结合公司基本面、大盘环境这些。但至少遇到这种放量长上影线阴线”的时候,咱们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瞎猜,能通过工具快速找到异动背后的原因,判断起来心里更有底。
总之,遇到放量长上影线阴线,先别慌,看看股价位置、成交量,再结合消息面分析。如果觉得自己分析消息太累,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AI帮你解读消息影响,还有舆情报告分析异动原因,省不少事。想体验的话,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额度,试试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