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深市业绩预告不再强制 股民如何应对信息差

小伍顾问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小伍顾问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深市不再强制业绩预告的消息出来时,我正在整理一季度的持仓笔记,手里的笔都顿了一下。作为在A股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股民,这种政策调整带来的冲击感很直接——以前每个季度都能踩着点等公司发预告,现在除了年报和半年报,季度预告成了可选项,这信息获取的节奏一下子就乱了。

深市业绩预告不再强制 股民如何应对信息差

仔细研究新规才发现,监管层其实是想引导市场从炒预期转向看实质。比如主板公司只有当净利润为负、扭亏为盈,或者营收低于1亿元时才必须预告,其他情况都可以不披露。创业板更灵活,连半年报预告都改成了自愿披露。这意味着以后想靠季度预告做短期交易的难度会大很多,尤其是那些习惯追着预告炒短差的散户,很可能会因为信息滞后踩坑。

我自己就吃过类似的亏。前几年有只票三季报预告说净利润增长50%,我追进去后股价却一路跌,等到正式财报出来才发现扣非净利润是下滑的——原来预告里的增长包含了大额政府补助。现在政策变了,这种选择性披露的情况可能会更多,散户想靠自己从零散信息里拼凑真相,简直是难上加难。

这半年我开始用咱们希财网刚上线的希财舆情宝,说实话,就是被这种信息不对称逼出来的。最让我觉得实用的是它的AI财报功能,解决了我看财务数据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以前对着利润表上的营收、净利润发呆,不知道哪些是核心指标,哪些是水分。现在舆情宝会直接生成财务AI评分,分数越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越好,像毛利率波动、现金流稳定性这些我以前忽略的细节,AI都会纳入评分维度。前阵子有只票我关注了很久,财务AI评分一直维持在85分以上,虽然没发季度预告,但从评分趋势看经营很稳健,后来年报出来果然超预期了。

更关键的是AI估值功能。价值投资者最怕买在高位,这个功能会根据行业平均水平、历史估值区间,结合公司成长性,算出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甚至给出预期上涨空间。我现在建仓前一定会看这个数据,去年有只消费股看着PE不高,但AI估值显示高估20%,当时忍住没买,后来果然跌了15%,算是躲过一劫。这些功能虽然需要会员才能解锁,但每天打开小程序看看免费的财务评分趋势,对判断公司基本面也很有帮助,投入成本比踩雷亏的钱实在划算太多。

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也很重要。虽然业绩预告不强制了,但公司的公告、研报、分析师点评这些信息还在。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会24小时监控全网消息,不管是交易所公告还是券商研报,都能实时抓取。最贴心的是每条消息都会标上利好利空标签,还附带AI解读,比如公司新增专利可能提升产品毛利率这种具体影响分析。上个月有只持仓票突发股东减持公告,我还没看到新闻,希财网公众号就推送了提醒,AI分析是短期利空但不影响长期逻辑,让我没慌乱割肉,后来股价果然很快收复了失地。

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花10分钟看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技术面分析,结合财务评分和研报评级,基本能判断当天要不要调整仓位。遇到看不懂的行业政策,就用风口解读功能,它会分析哪些板块可能受益,逻辑是什么,比自己瞎猜靠谱多了。

其实投资说到底就是和信息差赛跑,政策越调整,咱们越得学会用工具武装自己。如果你也觉得现在看盘像盲人摸象,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额度看舆情解析和财务评分,试试就知道,比起在市场里交学费,这点尝试成本真不算什么。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