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票线图各颜色什么意思?新手看懂K线图就靠这篇

小肖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小肖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刚入市那会儿,我盯着股票软件上花花绿绿的线图,简直像看天书。红色、绿色的柱子忽高忽低,还有好几条不同颜色的曲线缠在一起,当时就纳闷:这些颜色到底代表啥?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密码?后来踩了不少坑才慢慢明白,线图上的颜色其实是市场最直接的“语言”,看懂了它们,才算真正踏进股票分析的门。今天我就把这些年总结的经验分享给你,新手朋友看完这篇,至少能搞懂80%的线图颜色含义。

股票线图各颜色什么意思?新手看懂K线图就靠这篇

先说说最显眼的K线,也就是那个红色或绿色的长方形柱子。这东西叫“蜡烛图”,红色柱子(有的软件是空心)代表当天股价涨了,柱子的实体部分越高,说明当天涨得越多;绿色柱子(有的软件是实心)就相反,代表股价跌了,但要注意,这里的涨跌是以当天开盘价为参照——收盘价高于开盘价就是红K,低于就是绿K,如果收盘价等于开盘价,就是十字星或者一字线,颜色可能是白色或者前一天的颜色延续,但这种情况不多见。刚开始我总把红柱当成绝对利好,后来发现不对,比如高开低走收红柱,看着是涨了,实际当天追高的人可能被套住了呢?所以单看颜色不够,还得看柱子上下的“影线”,上影线长说明上方抛压大?下影线长可能下方支撑强?这些得慢慢品,但颜色本身就是最基础的信号旗。

再看K线图上那些弯弯曲曲跟着走的曲线——这就是均线,颜色通常有白、黄、紫、绿、蓝几种。不同软件默认颜色可能不一样,但原理相通?它们代表的是不同周期的平均价格。比如最常见到5日均线一般是白色或者黄色?它代表最近5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值连成的线;10日均线可能紫色?就是10天收盘价的平均价…以此类推,还有20日、30日、60日甚至年线。为啥要分这么多颜色?因为不同周期均线反映的趋势不一样啊。短期均线(5日、10日)波动快,能看出近期走势;长期均线(60日、120日)稳,代表大趋势方向?比如短期均线向上穿过长期均线,叫“金叉”,有人觉得是上涨信号;反过来“死叉”可能被认为偏空?不过均线颜色只是为了区分周期方便,你也可以在软件里自定义颜色,选自己看着顺眼的就行,重点是记住每个颜色对应的周期天数。

除了K线和均线这种基础线,很多人看盘时还会调MACD、KDJ这些技术指标,它们的线图颜色也有讲究。拿MACD来说,一般有两条线,一条快线DIF(可能黄色),一条慢线DEA(可能蓝色),还有柱状图MACD本身(红绿色)。当快线向上穿过慢线,柱状图由绿转红,就是所谓的“MACD金叉”?反之就是“死叉”?KDJ则有K线(白色)、D线(黄色)、J线(紫色/粉色),三条线超买超卖区域的颜色可能还会变深提醒?不过说实话,这些指标线的颜色意义远不如它们的数值和形态重要,颜色只是帮你快速区分不同线条,免得盯着一堆线看晕了。我以前试过同时开五六个指标,各种颜色的线缠成一团乱麻,结果反而抓不住重点,后来才明白,工具是辅助,不是越多越好。

说到这里,估计有朋友要问了:知道颜色代表什么了,但线图每天变来变去,消息面一变,技术图形可能瞬间失效?前阵子我就遇到个新手朋友,拿着均线图跟我说某只股票形态完美,但当天突然暴跌,他怎么都想不通哪里错了。我点开他说的那只股票的舆情信息一看——原来当天早上公司发了业绩预减公告,这种突发消息根本不会提前反映在均线或K线上。这就是很多人只看线图容易踩坑的地方?线图是“果”,消息面才是“因”,光盯着颜色和线条,不结合背后发生了什么,分析就像空中楼阁。

后来我自己做分析时,就养成了一个习惯:看线图前先看消息面。但全网消息那么多,新闻、公告、研报、分析师观点…一条条刷下来太费时间,而且分不清哪些是真重要,哪些是噪音。直到今年用了希财网新出的希财舆情宝,才算解决了这个痛点。它的舆情报告里专门有“股价异动原因”分析,每天更新,会把影响股价的利好利空消息、技术面情况、业绩表现都整合在一起。比如某天K线突然放量上涨,报告里会直接说清楚:是因为舆情评分提高了?还是技术面出现突破?或者业绩超预期了?这样再回头看线图颜色和形态,就能明白“为什么涨”“为什么跌”,心里更有底。而且它还有AI智能解读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紧急消息还会通过公众号推送提醒,不用自己整天盯着盘。

最关键的是,这个工具对新手特别友好,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比如舆情评分、舆情报告这些基础功能,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体验。就算想深入用,会员价格也不高,比起自己瞎分析踩坑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我身边几个老股民现在都把它当“消息过滤器”用,省下来的时间研究策略不香吗?

如果你也觉得光看线图心里没底,想结合消息面和技术面一起分析,不妨试试在微信里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免费额度够用了,上手很简单。记住,股票分析不是猜颜色游戏,看懂颜色背后的逻辑,结合工具整合信息,才能慢慢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