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刚开始炒股那会,打开行情软件,屏幕上红的绿的线密密麻麻,分时图、K线图换来换去,那些线条一会儿往上跑一会儿往下跳,完全不知道哪个是哪个。问身边的老股民,他们要么摆摆手说“这都不懂还炒什么股”,要么随口说“红的涨绿的跌呗”,可屏幕上明明不止红绿两种颜色啊。后来自己啃了半个月资料,才慢慢搞明白这些线到底代表什么——说实话,要是当时有人能把这些讲清楚,我也不至于走那么多弯路。今天就把我整理的“看盘线颜色笔记”分享出来,新手朋友看完至少能搞懂80%的基础线条。
先从最常用的分时图说起吧,就是你打开软件默认看到的那个实时波动的图。上面最显眼的两条线,通常一条白色一条黄色。白色线叫“分时线”,代表的是这只股票(或者大盘指数)当天实时的成交价格,你看到它一会儿往上拐,就是当下价格涨了,往下拐就是价格跌了,每一分每一秒的价格变化都在这条线上。那黄色线呢?它叫“均价线”,意思是当天开盘到现在,所有成交的平均价格。你可能会问,这两条线有什么用?举个例子,要是白色线一直在黄色线上方跑,说明当天股价一直在平均价格之上,买盘比较强;反过来要是白色线总在黄色线下面,那可能卖盘更主动。我刚开始总把这两条线搞混,有次看到白色线突然往上冲,以为要大涨,赶紧追进去,结果黄色线根本没跟上,后来才知道这叫“虚拉”,很可能是主力在诱多。
再往下看,分时图下面通常还有一排红色和绿色的柱状线,这可不是股价涨跌,而是“涨跌家数线”。红色柱子越长,说明当天上涨的股票数量越多;绿色柱子越长,说明下跌的股票数量越多。比如大盘指数明明是红的,但下面绿色柱子特别长,这时候就得小心了——可能是少数权重股在拉指数,大部分股票其实在跌,这种行情往往走不长远。我以前就吃过这亏,看到大盘涨了就兴冲冲买股票,结果手里的票根本不跟涨,后来看了涨跌家数才明白,原来赚了指数没赚钱是这么回事。
除了分时图,K线图上的线条也很重要,不过新手刚开始不用急着学那么多,先把分时图的几条线搞明白就行。但说实话,光看懂线条的颜色和名称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知道“这些线为什么会动”。比如某天白色分时线突然直线拉升,黄色均价线也跟着往上跑,这时候你得知道:是出了利好消息?还是板块突然风口来了?或者是主力在刻意操盘?要是搞不清背后的原因,就算看懂了线的颜色,也还是会踩坑。
我现在看盘的时候,除了盯着这些线,每天都会打开希财舆情宝的舆情报告看看。它里面专门有个“股价异动原因”板块,会把当天股价波动的主要原因列出来,结合技术面分析一起说。比如前几天大盘某条线突然跳水,我打开舆情报告,里面写着“受某某政策突发调整影响,资金避险情绪升温,权重板块集体回调”,还分析了这条消息对大盘的具体影响逻辑。说实话,以前遇到这种异动,我要么慌慌张张割肉,要么傻乎乎等着反弹,现在有了这个分析,心里就有底多了——毕竟线条是结果,消息和舆情才是原因。
对了,这个舆情报告是每天更新的,除了异动原因,还有当天的利好利空消息汇总、技术面分析和业绩表现,这些都是免费查看的。我用了快两个月,每天打开希财网公众号推送的提醒(紧急消息它会专门发推送,这点挺贴心),再看看舆情报告,感觉看盘的时候思路清晰多了。你要是也想试试,直接微信搜索“希财舆情宝”小程序就行,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查看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体验。当然,要是想解锁更多功能,比如财务健康度评分、机构研报汇总这些,也可以看看会员套餐,不过新手朋友先从免费的舆情报告用起,足够入门了。
其实炒股这事儿,不怕新手不懂,就怕不懂还不肯学。当年我要是早点有这种能把线条和消息结合起来的工具,也不至于交那么多“学费”。现在每天花十分钟看看线,再花五分钟看看舆情报告,虽然不敢说能精准预测涨跌,但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盲目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