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为什么打新股中不了?6个关键原因和应对方法

资深闫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闫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总收到留言,问“为什么打新股一直中不了签?是不是有什么内幕?”说实话,我刚入市那两年也这样,连续11个月没中过一次,当时真怀疑自己运气差到极点。后来跟老股民交流,加上自己慢慢摸索,才发现打新不中不只是运气问题,很多细节没做到位才是关键。今天就结合我这几年的经验,聊聊打新股总不中的几个核心原因,以及普通人能落地的优化思路。

为什么打新股中不了?6个关键原因和应对方法

第一个绕不开的原因是市值不够,或者配置得不合理。打新股需要对应市场的市值,比如沪市新股要沪市市值,深市新股要深市市值,而且市值是按20个交易日的日均持有量算的。我见过有朋友手里攥着50万现金却不买股票,每次打新都只能用最低额度申购,配号少得可怜,这种情况想中签确实难。还有人只买一只高市值股票,比如拿100万买了某银行股,结果沪市市值够了,深市却一分没有,深市新股自然没法申购。后来我调整了策略,把市值分散在沪市和深市,沪市配60%,深市配40%,覆盖的新股类型更多,配号数量也跟着上来了。

第二个容易忽略的是申购时间。很多人习惯早上一开盘就申购,或者临收盘才想起来。我早期也是这样,后来看数据发现,上午10点到11点、下午2点到3点这两个时间段申购的人相对少一些,配号集中度低,中签概率可能会稍微高一点。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我自己调整到这个时间段后,确实中过几次,可能是心理作用,也可能真有点用,反正试试又不亏。

第三个问题是配号数量太少。打新股的中签率本身就低,比如沪市1000股一个配号,深市500股一个配号,要是手里只有10万市值,沪市也就10个配号,跟那些有百万市值的人比,机会肯定少很多。所以如果真想提高中签率,合理增加市值是基础——当然不是说要盲目加钱,而是在自己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尽量让日均市值高一些。我身边有个朋友,夫妻俩各开一个账户,用家庭闲置资金配置了80万市值,一年能中两三次,比单账户确实强不少。

第四个原因是没吃透打新规则的细节。比如科创板、创业板新股需要单独开通权限,很多人只开了主板账户,结果这两类新股根本申购不了,白白错过机会。还有可转债打新,虽然跟股票打新不是一回事,但很多人不知道它不用市值,坚持申购的话一年也能中几次,赚点零花钱。这些规则细节看着小,忽略了就等于主动放弃机会。

第五个就得承认,运气确实占一部分。我见过有人第一次打新就中了,也见过有人坚持三年才中第一签。但运气这东西我们控制不了,能做的就是把能优化的地方做好,比如坚持每天申购——千万别觉得“反正中不了”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自己有次就是连续漏了一周没申购,结果那周有只新股中签率特别高,后来悔得不行。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中签了,也不是所有新股都值得高兴。前两年有新股上市就破发,中签反而亏钱,所以打新前稍微了解下公司质地还是有必要的。比如我现在每天都会用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看看新股的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财务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越好;AI估值能帮我判断这只股票目前是高估还是低估,预期空间有多少。虽然这不能直接提高中签率,但至少能让我心里有数,万一中签了,也知道这家公司值不值得留,避免踩雷。

其实打新这件事,核心就是“概率游戏”,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分母(配号数量)做大,把分子(规则细节)做对,剩下的交给时间。如果想在打新之外多一份保障,比如提前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判断新股估值,不妨试试希财舆情宝——现在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能免费体验,每天都有免费的财务评分和估值查看额度,就算不付费,也能帮你避开不少坑。要是觉得好用,再考虑会员也不迟,具体价格可以去会员页看,反正投入产出比挺高的。

最后提醒一句,打新别太焦虑,平常心对待就好。每天花两分钟申购,把市值配置好,剩下的该工作工作,该生活生活。说不定哪天打开账户,就看到中签短信了呢?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