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的留言,问融资余额和融资净偿还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着盘面上的这些数据,不知道该怎么解读。其实这两个指标是反映市场资金动向的重要信号,今天就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
咱们先从融资交易说起,简单讲,就是投资者看好某只股票,向券商借钱买入,这就是融资买入;等股价涨了再卖出去,把借的钱还了,赚中间的差价。这个过程中,借的钱没还之前,就会形成融资余额。
融资余额,说白了就是截止到当天,所有投资者通过融资买入后还没偿还的总金额。如果这个数字一直在增加,说明借钱买股票的人越来越多,市场做多的情绪比较浓,大家愿意加杠杆入场。不过这里要注意,融资余额高不代表股价一定会涨,还得看资金有没有真正推动股价,有时候可能只是情绪堆积,实际购买力没跟上。比如之前见过融资余额连续增加,但股价横盘不动,后来才知道是有机构在悄悄出货,小散户接了盘,等明白过来时已经晚了。
那融资净偿还呢?它是用当日的融资偿还额减去融资买入额得到的。如果结果是正数,就是净偿还,说明当天还钱的比借钱买的多,意味着之前借钱入场做多资金开始撤退了。反过来,如果融资净偿还为负数,其实就是净买入,说明当天借钱买的比还的多,做多资金在流入。
平时看这两个指标,我不会单独只看一天的数据,得结合一段时间的趋势和股价走势。比如,连续几天融资余额增加,股价也跟着上涨,这时候做多力量比较强,趋势可能还能延续。但如果融资余额增加,股价却在下跌,这就有点矛盾了,可能是有资金在借利好出货,或者市场分歧比较大?这时候就得看背后的消息面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资金和股价不同步。
说到消息面,这其实是很多投资者头疼的地方,每天那么多新闻、研报、公告,根本看不过来,更别说判断哪些跟融资余额变化有关了。我自己平时盯盘时,就遇到过好几次融资净偿还突然放大,但不知道是正常获利了结还是有突发利空,等反应过来股价已经跌了不少。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这个问题才解决了。它会实时监控全网跟融资相关的数据和消息,包括分析师对融资余额变化的解读、券商的研报观点,然后用AI大模型分析这些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对市场情绪有什么影响。每天还会更新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点进去就能看到股价异动是不是跟融资资金有关,技术面和业绩表现怎么样,省了我不少筛选信息的时间。
记得有一次,市场整体融资余额连续三天增加,但有个板块却出现融资净偿还,当时我有点懵,不知道是板块轮动还是资金避险。打开希财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直接汇总了该板块的利空消息——原来有机构研报提到行业政策可能收紧,所以资金提前撤离了。这种实时的解读对我来说太重要了,避免了盲目跟进。
其实不光是融资数据,平时看盘时各种消息混杂,利空利好难辨,很容易被情绪带着走。希财舆情宝每天免费提供的舆情报告查看额度,足够我快速了解市场资金动向背后的原因,如果你也觉得分析消息太耗时间,想提高看盘效率,可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免费体验下,每天都有刷新的免费额度能用。
最后想说,融资余额和融资净偿还只是辅助判断的工具,不能作为唯一的操作依据。市场变化快,多维度分析才能更稳妥。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帮到大家,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