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很多朋友问我,手里的股票突然放量跌停,第二天该怎么办?是割肉还是等反弹?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从几个角度拆解分析,今天就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聊聊。
首先得明确,"放量跌停"的核心是"量"和"跌停"这两个点。跌停说明当天股价跌到位了,卖盘很强;放量则意味着当天成交量比平时大很多,可能是平时的两倍甚至更多。这种情况往往反映出买卖双方分歧特别大,要么是有资金在不计成本出逃,要么是有资金在低位接盘,当然也可能是两者都有。
要判断第二天走势,第一步必须搞清楚放量跌停的原因。我见过太多股民遇到这种情况就慌了神,要么盲目割肉要么急着抄底,其实都是因为没弄明白"为什么跌"。就拿我自己来说,之前有只股票早上开盘没多久就被砸到跌停,成交量一下子放大了三倍。当时我没急着操作,而是先打开希财舆情宝看它的舆情报告——这里面专门有个"股价异动原因"板块,会汇总当天的新闻、公告、研报这些消息,AI还会智能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那天我看到报告里写着,公司前一晚发了个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下滑了50%以上,而且现金流也出现了问题。这种属于个股实质性利空,那第二天大概率还会承压,果然第二天低开后又跌了5个点。
不过也不是所有放量跌停都是坏事。去年大盘暴跌的时候,有只消费股跟着放量跌停,我在舆情宝里翻了半天,发现它本身没有任何利空消息,财务AI评分也有80多分,属于财务健康的公司。这种就是被大盘拖累的,结果第二天大盘企稳,它直接高开反弹了6个点。所以说,弄清楚原因比什么都重要。现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可以免费体验,每天能看几次舆情报告,紧急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省得自己刷新闻刷半天还抓不住重点。
知道原因后,就得结合具体情况看第二天走势了。如果是突发利空导致的放量跌停,比如业绩暴雷、监管处罚这种,第二天大概率会低开,能不能反弹要看利空的严重程度。我之前遇到过一家公司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放量跌停后第二天直接一字板跌停,根本跑不出去。这种时候舆情宝的舆情评分就很有用,一般这种实质性利空,舆情评分会骤降到60分以下,这时候就得特别警惕。
如果是行业板块整体下跌带下来的,比如政策调整影响整个行业,那得看板块其他股票的情况。要是整个板块都在跌,那这只股票第二天可能继续跟跌;要是板块里其他股票跌得没那么凶,只有它放量跌停,那可能是个股本身有问题。这时候可以用舆情宝的个股对比功能,把它和同行业几只股票放一起比,舆情评分、财务评分这些指标一目了然,谁好谁坏很清楚。
还有一种情况是主力洗盘,不过这种比较少见,而且很难判断。一般来说,洗盘的放量跌停不会伴随实质性利空,而且股价位置不会太高。我之前遇到过一只股票在低位放量跌停,第二天却高开高走,后来看舆情宝的机构报告才知道,是有机构在低位吸筹。不过这种情况新手最好别碰,很容易判断错。
至于应对策略,持仓的朋友别慌,先看舆情宝的舆情报告和财务评分。如果公司本身没问题,只是短期情绪影响,手里仓位不重的话可以先拿着;如果仓位很重,或者公司财务评分很低,那还是得减仓。空仓的朋友想抄底的话,建议等企稳信号,别想着买在最低点,很容易被套。
其实炒股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信息不对称是散户最大的敌人。放量跌停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跌。现在有希财舆情宝这种工具,每天花几分钟看看舆情报告和评分,就能少踩很多坑。而且它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能用,新手朋友真的可以试试,毕竟搞清楚情况再操作,比拍脑袋决策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