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不少朋友问我,看股票K线图时,前复权和后复权到底该选哪个?其实这个问题我刚入市的时候也纠结了好久,选不对真的容易看错趋势,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实操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事儿。
先说说为啥要有复权这回事。股票会分红、送股,除权除息后股价会突然“掉一块”,K线图就会出现断层。比如一只股票10块钱,10送10除权后股价变5块,但公司价值没变,这种断层会让历史走势看起来不连贯,复权就是把这些断层“修”好,让K线图恢复本来的趋势。
那前复权和后复权具体有啥区别?简单说,前复权是把除权除息前的价格按比例往下调,让当前股价保持真实。比如刚才说的10送10,除权后5块,前复权就会把除权前某天如果是20块的价格,按1:2的比例调成10块,这样K线图从过去到现在就是一条连贯的线,当前价格还是5块,跟你实际能买到的价格一致。
后复权正好相反,是把除权除息后的价格往上调,让历史价格保持真实。还是刚才的例子,除权后5块,后复权会把除权后的价格按比例上调,比如某天5块的价格调成10块,这时候你看到的历史高价可能是“复权后”的价格,不是当时实际的交易价。
那什么时候用前复权?我自己看短期走势、做技术分析的时候,必用前复权。因为技术分析看的是趋势、支撑压力位,前复权能让K线图连贯,均线、MACD这些指标也不会因为除权断层而失真。比如看一只股票过去半年的走势,用前复权能清楚看到它是在上升通道还是下降通道,支撑位在哪里,不会被突然的“价格跳水”误导。说实话,我早期有次没调前复权,看到K线图突然大跌,还以为是利空,后来才发现是除权导致的,差点卖飞,从那以后技术分析必切前复权。
后复权呢?适合长期持股的朋友看总收益。比如你拿一只股票5年,期间经历过好几次分红送股,后复权能帮你算出“真实收益”。比如刚买的时候10块,现在后复权价显示50块,那就说明这5年你的实际收益是400%,哪怕期间除权后股价可能只有20块,但复权后能反映出分红再投资的复利效果。不过要注意,后复权的“高价”不是当时能买到的价格,只是计算出来的理论收益价,别把它当成历史真实成交价,这点我刚开始也搞混过,后来特意查了资料才弄明白。
总结一下:看短期趋势、技术分析,选前复权,当前价格真实,走势连贯;看长期收益、回溯历史总回报,选后复权,能反映分红送股的复利效应。没有绝对的“哪个更好”,关键看你当下要分析什么。
对了,最近有个工具帮我省了不少事——我们希财网刚上线的希财舆情宝。它的舆情报告里就有技术面分析,每天更新,你在看K线图的时候,如果用对了复权方式,再结合报告里的趋势解读,判断支撑压力位会更准。比如前几天我看一只股票,用前复权调完K线,再对照舆情报告里说的“近期在10日均线获得支撑”,一下子就清晰多了。现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希财舆情宝”就能免费体验,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报告查看额度,不用白不用。
其实不管用哪种复权方式,核心是别让K线断层影响判断。刚开始我也踩过不少坑,后来慢慢总结出规律,现在看盘前调复权方式已经成了习惯。想每天收到股票异动提醒的话,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重要消息会推送,小程序里还有更多功能等你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