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刚开始看上市公司财报的时候,我最头疼的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财务指标,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这个词,一会儿正一会儿负,到底好不好,真是让我琢磨了好久。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结合我这些年的经验,说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先得搞清楚,经营性现金流到底是啥。简单说,就是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的差额。比如卖产品收到的钱、付供应商的货款、发员工工资这些,都算日常经营。这个数字正,说明公司运营能自己造血;要是负,就意味着经营活动不但没带来现金,反而还在“烧钱”。
那负了就一定是坏事吗?其实不一定,得看公司处于什么阶段。我见过不少刚起步的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可能会加大投入,比如多招人手、扩建生产线、给客户账期放宽,这时候经营性现金流短期为负很正常。只要它的业务在扩张,客户在增加,未来收入能跟上来,现金流慢慢转正,这种情况反而是好事。但要是一家成熟的公司,好几年经营性现金流都是负的,那就得小心了——要么是产品卖不出去,要么是收不回钱,或者成本控制出了问题,长期下去,公司运营肯定扛不住。
而且啊,单看经营性现金流这一个数也不行,得跟净利润对比着看。你想,要是净利润是正的,说明公司账面赚钱了,但经营性现金流是负的,这很可能是因为卖了货没收到钱,全是应收账款。这种“账面利润”看着好看,实际现金没到账,万一客户赖账,利润就成了泡影。反过来,如果净利润暂时为负,但经营性现金流是正的,可能是公司在控制成本,或者有政府补贴之类的现金流入,反而说明运营底子还行。
以前我自己分析这些的时候,光是把现金流表、利润表翻来覆去对比,就得花大半天时间,还老怕漏掉哪个关键点。后来开始用希财舆情宝这个工具,才发现省心多了。它的“AI财报"功能里有个财务AI评分,不用我自己去算那些乱七八糟的比率,这个评分直接就能告诉我公司财务健康度怎么样,经营性现金流、净利润这些指标是不是匹配,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越稳当,省了不少事儿。
对了,还要看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果公司说是因为加大研发投入,或者拓展新市场,那得看看这些投入有没有产出预期,比如订单量有没有增长,新产品什么时候能上市;要是因为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加,那就要分析存货会不会跌价,客户回款能力怎么样。这些光看数字不够,还得结合公司的业务模式和行业特点。
另外,经营性现金流和投资现金流、筹资现金流也要放一起看。比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负,但投资现金流也是负(在买设备、建厂房),同时筹资现金流正(刚融到资),这可能说明公司在扩张,用融资的钱搞经营;但如果筹资现金流也负(还债、分红),那三个现金流都负,公司资金链就很紧张了,这种情况就得特别警惕。
现在分析财务数据,我基本离不开希财舆情宝里那个叫“AI估值”的功能说实话,以前自己算估值,市盈率、市净率算半天,还是搞不清到底高估低估。这个AI估值直接告诉我股票现在是贵了还是便宜了,预期上涨空间有多少,对我们这种价值投资者来说,真是帮了大忙。而且每天还有免费额度可以看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的基础数据,就算不买会员,也能先体验体验,觉得有用再考虑,投入产出比挺高的
所以啊,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好不好,真没有标准答案得结合公司所处阶段、行业特点,还有其他财务指标一起看。要是你觉得自己分析这些太费劲,可以试试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免费体验额度足够日常看看财务评分之类的数据,关注希财网公众号还能收到重要消息提醒,挺方便的。
总之记住,财务指标没有绝对的好坏,重点是理解背后的原因找到适合自己的分析方法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