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放量缩量是什么意思?怎么看是放量?实用解析

首席王老师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首席王老师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后台有不少朋友问我,看盘时经常听到“放量上涨”“缩量调整”,到底放量缩量是什么意思?怎么才算放量?作为在股市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股民,刚开始我也经常踩坑,光看K线涨跌,忽略了成交量的变化,后来才发现量能其实是资金情绪的“晴雨表”,看懂了它,对判断行情方向能帮上不少忙。今天就结合我自己的经验,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放量缩量是什么意思?怎么看是放量?实用解析

先说说最基础的,放量和缩量到底是什么。简单说,放量就是某段时间的成交量突然比之前明显变大了,比如今天的成交量是过去5天平均量的1.5倍以上,就算放量;缩量则相反,成交量比近期平均水平小很多,可能只有平均量的一半甚至更少。不过这里要注意,不同盘子的股票标准不一样,小盘股可能换手率5%就算放量,大盘股可能2%以上就算明显放量了,得结合股票平时的活跃度来看。

那怎么在盘面上看呢?打开交易软件的K线图,下面通常会有成交量柱,红色柱子代表当天上涨时的成交量,绿色代表下跌时的成交量。判断放量缩量,我习惯把当天的成交量柱和旁边5天、10天的柱子对比,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突然变大或变小。另外,也可以看换手率,软件里一般都有换手率指标,直接对比近期平均换手率,超过平均水平不少的,基本就是放量了。

不过光看量能大小还不够,关键是要知道放量缩量背后的原因。比如一只股票突然放量上涨,可能是有利好消息刺激,也可能是主力在拉高出货;缩量下跌可能是抛压减轻,也可能是资金暂时观望。说实话,以前我遇到放量行情,总要花一两个小时去翻新闻、看公告、刷研报,想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消息在影响股价,但有时候消息太多太杂,自己分析半天也分不清是利好还是利空,等弄明白的时候,行情可能都过了。

这两年我开始用工具辅助看盘,效率提高了不少。现在我会把重点关注的股票加入希财舆情宝的自选股,它能实时监控这些股票的消息面,不管是公司公告、行业新闻,还是分析师观点、研报更新,都能汇总到一起。最省心的是,AI会直接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可能对股价有什么影响,不用我自己逐字逐句去解读。要是遇到紧急消息,比如突发政策或者业绩预告,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我不用一直盯着盘也能及时知道重要动态。每天它还会更新股票的舆情评分和舆情报告,里面会写清楚股价异动的原因、利好利空消息,结合技术面和业绩表现,帮我快速判断放量缩量是不是有消息支撑。

举个例子,之前有只股票(具体名称就不说了,合规第一)连续两天缩量调整,第三天突然放量上涨,我当时有点犹豫要不要跟进。打开舆情宝一看,当天早上出了份行业政策文件,属于利好,舆情报告里明确写了“政策推动行业需求增长,公司作为板块龙头有望受益”,舆情评分也从昨天的65分涨到了82分。看到这里我心里就有数了,这波放量上涨有消息面支撑,不是瞎炒。后来这只股票确实又涨了几天,虽然我没买,但至少判断对了方向。

当然,放量缩量也不能孤立看,还得结合股价位置、市场环境。比如在低位放量上涨,可能是资金开始进场;高位放量滞涨,就要小心是不是主力在出货。这时候除了消息面,公司的基本面也很重要。有些股票看着放量挺猛,但财务数据一塌糊涂,涨起来也站不稳。我现在会用舆情宝的财务AI评分辅助判断,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越好,比如营收增长稳不稳定、现金流充不充足这些核心指标,AI都会帮着分析。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这个功能挺实用的,不用自己去扒财报数据,直接看评分心里就有底了。

想免费体验这些功能的话,可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会刷新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舆情报告额度,看看消息对股票的影响,财务评分这些虽然需要会员,但基础的舆情监控和解读免费就能用,投入成本很低。要是觉得好用,想解锁更多功能,比如AI估值判断股票高估低估,或者风口解读分析政策影响哪些板块,再考虑开会员也不迟,具体的会员套餐和价格在小程序里都能看到,按需选择就行。

最后还是要提醒一句,股市里没有绝对的指标,放量缩量只是参考之一,结合消息面、基本面、技术面综合判断,出错的概率才会小。工具的作用是帮我们提高效率,少走弯路,但真正的决策还得靠自己。平时多看多学,再用对工具,长期下来总能积累出自己的方法。对了,想及时收到股票的紧急消息提醒,也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和舆情宝配合着用,看盘会更轻松。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