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股民朋友问我,“老师,股票放量拉升之后又缩量下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主力洗盘还是准备出货啊?”说实话,这种走势确实挺让人纠结的,尤其对咱们普通散户来说,-不小心就可能判断失误,要么卖飞牛股,要么被套在高位。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盯盘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先得说清楚,成交量其实就是资金的"脚印"放量拉升,意思就是这时候买卖双方分歧很大,有大量资金在进场交易;缩量下跌呢,则说明市场分歧变小了,愿意交易的资金少了,买卖活跃度降了下来。但光看放量还是缩量,其实没法直接下定论,还得结合股价当时所处的位置来看,不同位置背后的资金意图可能完全不一样。
要是股价正处于相对低位,之前已经调整了挺长时间,这时候突然放量拉升,然后缩量下跌。你想啊,低位本身抛压就不大,突然放量说明有资金开始关注并且入场了,不然哪来的成交量?拉升之后缩量下跌,很可能是主力想把一些不坚定的散户洗出去,毕竟刚启动就有浮盈的人容易拿不住。这时候缩量很关键,说明抛盘不多,大部分筹码其实还在主力手里,没怎么松动。这种情况我一般会多留意后续能不能稳住,如果缩量调整几天又开始放量上涨,那很可能就是新一轮行情的开始,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判断哈,具体还得看后续走势配合才行
那要是在中位呢?就是股价已经涨了一段,但还没到历史高位。这种时候放量拉升,可能是主力想继续往上做,吸引更多资金跟风;也可能是前面获利的资金想趁着热度出货。这时候缩量下跌就很关键了。如果缩量下跌的时候,股价没有跌破前面放量拉升的关键位置,比如某个均线支撑或者前期平台,而且下跌过程中没什么大的抛单砸盘,那可能就是正常的回调,消化一下短期获利盘,后面说不定还能继续涨。但如果缩量下跌直接把前面放量拉升的涨幅吞掉了一大半,甚至跌破关键支撑,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主力已经悄悄出货,后续抛压可能会越来越大
再说说高位的情况。股价已经涨了很久,处于历史高位附近,突然放量拉升,然后缩量下跌。这种时候就得特别警惕。高位本身就积累了大量获利盘,这时候放量拉升,很可能是主力在"诱多",故意拉高出货,让散户觉得还有上涨空间,然后接盘。你想啊,如果真是强势上涨,为什么拉升之后会缩量下跌?说明买盘已经跟不上了,没人愿意高位接盘,主力出完一部分货之后,剩下的筹码可能就会不计成本砸盘,导致股价进一步下跌。我以前就见过不少股民在高位看到放量拉升就追进去,结果第二天缩量下跌,直接被套,这种教训真的挺多的
不过话说回来,光看量价关系其实也不够。市场上影响股价的因素太多了,有时候放量拉升可能是突发利好消息刺激,比如公司出了超预期的业绩公告,或者行业出了扶持政策;缩量下跌也可能是消息面平静之后,资金暂时观望。这时候如果只盯着K线图,很容易误判。就像我之前遇到过一只股票,低位放量拉升后缩量下跌,我以为是洗盘,结果后来才发现公司出了个利空公告,只是当时我没及时看到,最后股价一路下跌,那时候我就意识到,结合消息面分析有多重要
后来我开始用一些工具辅助分析,比如今年刚上线的希财舆情宝。它里面有个舆情报告功能,每天都会更新股票的动态,包括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这些。就拿放量拉升缩量下跌来说,它会帮你分析这次异动到底是技术面调整还是消息驱动,如果是消息驱动,是利好还是利空,可能对股价有什么影响。比如之前有只股票缩量下跌,我看舆情报告里提到公司虽然短期股价回调,但长期订单情况很好,财务健康度也不错,后来股价果然又起来了。而且如果有紧急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不用自己天天刷新闻,挺省心的
说实话,以前我每天要看各种新闻、公告、研报,眼睛都快看花了,还经常漏掉重要消息。现在用舆情宝,它会把全网的新闻、公告、研报这些信息汇总起来,AI智能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每天还有个舆情评分,分数高低能直观反映股票的舆情热度和消息面好坏。关键是现在可以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报告的免费查看额度,就算想深入用,会员价格也不高,比起自己瞎操作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
如果你也经常纠结量价关系背后的原因,想更清楚地知道股价异动是不是有消息支撑,可以去微信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免费体验一下它的舆情报告功能。毕竟炒股嘛,多一个工具辅助,就能少踩一个坑
最后还是要提醒一句,股市里没有绝对的规律,放量拉升缩量下跌只是一种信号,具体还得结合市场环境、消息面、基本面等多方面分析。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祝大家投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