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我,要是买到退市股,有没有补偿?说实话,这问题挺扎心的。我做股票顾问这么多年,见过不少股民踩雷退市股后维权的案例,今天就结合最新的情况,跟大家聊聊退市补偿的那些事,还有更重要的——怎么提前预防,别等真退市了才想着补偿。
先说说退市补偿的实际情况吧。很多人以为退市了就能拿到补偿,其实不是这样的。根据《证券法》,只有公司存在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这些违法行为,导致投资者损失的,股民才有可能通过诉讼索赔。但这个过程真的不容易,得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损失和公司的违法行为直接相关,前前后后可能要耗上几年,而且最后能拿到多少钱,还得看公司有没有偿付能力。不少退市公司早就空壳了,就算胜诉也可能拿不到钱,我见过好几个股民折腾半天,最后只拿回很少一部分。
除了诉讼,还有种情况是先行赔付,比如保荐机构在保荐时出错,可能会设立赔付基金,但这主要针对欺诈发行这种特别严重的情况,大部分退市股根本轮不上。另外,交易所会安排退市整理期,给大家一个卖出的机会,但那时候股价往往已经跌得面目全非,能减少点损失就不错了,谈不上补偿。所以说,真等到退市了再想补偿,基本是“亡羊补牢”,效果有限。
那怎么办?最实在的办法还是从源头预防,别让自己买到有退市风险的股票。我平时帮股民看股票,都会反复强调:避开雷股,比踩雷后维权重要一万倍。怎么避开呢?我自己总结了两个关键点:盯紧舆情动态,看好财务健康度。
先说舆情动态。退市股不是突然退市的,之前肯定会有各种负面信号,比如监管问询函、业绩预告大幅变脸、高管密集离职、大额诉讼纠纷……这些消息散落在新闻、公告、研报里,普通股民很难及时串起来看。我之前试用希财舆情宝的时候,发现它的AI舆情功能挺解决这个痛点的。它会实时监控公司的各种消息,不管是新闻资讯还是分析师观点,AI都能智能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每天还更新个舆情评分。评分低的股票,说明最近负面消息多,风险就大。要是有紧急消息,比如公司被立案调查,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这样就能第一时间看到风险信号,不用自己到处扒消息。
再看财务健康度。退市的核心原因,多半是财务不达标,比如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营收不够1亿。但财务报表那么多数据,净利润、毛利率、资产负债率……普通股民看着头大。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有个“财务AI评分”,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越好。我现在看股票,都会先扫一眼这个评分,低于60分的基本就不考虑了——财务都不健康,随时可能踩雷。它还有个AI估值,能判断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对价值投资者来说挺实用的,至少不会买到泡沫太大的股票。
其实预防退市风险,说难也不难,就是每天花几分钟,看看舆情评分和财务评分,筛掉那些评分低的股票。现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可以免费体验,每天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舆情报告额度,不用花钱就能先用起来。我自己试过,用舆情评分+财务评分选股,确实能避开不少看着光鲜、实际一肚子问题的公司。
最后提醒一句:想系统学怎么排查退市风险,或者想试试用舆情评分和财务评分来选股,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都会更新股市风险预警的干货。嫌麻烦的话,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免费额度先用着,看看那些财务AI评分高、舆情评分稳的股票,和你现在手里的股票对比下,可能会有新发现。记住,股市里,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别让退市股毁了你的投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