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好多朋友问我港股的交易时间,说想趁着市场调整配置点资产,但连基本的时间规则都没搞明白,怕操作的时候踩坑,今天就专门聊聊这个话题。
其实港股的交易时间和A股有不少差别,刚开始接触确实容易搞混。先说常规交易日,早盘是从9点30分开始,但9点20分到9点28分是开市前时段,这段时间可以挂单但不能撤销,9点28分到9点30分会对挂单进行撮合,9点30分正式开始连续交易,一直到12点结束,这算是上午盘。
下午盘从13点开始,到16点结束,不过16点到16点08分是收市竞价时段,这个时段和早盘前的规则类似,可以挂单但有不可撤销期,最后两分钟会进行集中撮合。也就是说,港股实际连续交易时间上午是9点30到12点,下午13点到16点,比A股多了个收市竞价环节,这点和美股有点像。
和A股比起来,港股早盘开始时间和A股一样(都是9点30分),但午盘休息时间更短,A股是11点30分到13点30分休息两小时,港股午盘12点结束后,13点就开始了,中间只休息一小时,下午收盘时间也晚了一小时(A股15点,港股16点)。这点对习惯A股节奏的说,需要调整下盯盘时间。
另外港股还有个特殊情况,就是遇到台风或者黑色暴雨预警时会临时休市。比如天文台发布8号或以上台风信号,或者黑色暴雨警告,如果在交易时段前发布,当天上午可能会延迟开市甚至全天休市;如果在交易时段内发布,会暂停交易并视情况提前收市。这个和A股的节假日休市规则不一样,需要特别留意交易所的公告。
很多朋友问,知道这些时间有什么用?其实交易时间直接影响操作策略。比如早盘前的竞价时段,如果有重大消息,可能会出现高开或低开,这时候挂单价格就要更谨慎;收市竞价时段虽然只有8分钟,但有时候波动会比较大,想尾盘操作的话得盯紧最后两分钟的撮合情况。还有就是A股投资者如果通过港股通参与港股,要注意港股通的交易时间比港股本身更短,具体要以沪深交易所的安排为准。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觉得港股规则太复杂,还是A股更熟悉。其实不管投资哪个市场,及时掌握信息、看懂市场动态都是核心。就拿A股来说,每天那么多新闻公告、研报观点,普通人根本看不过来,更别说判断哪些是重要消息,对股价影响是好是坏。我之前就遇到过朋友因为没及时看到公司突发公告,结果第二天股价大跌才反应过来,白白损失不少。
后来我自己做投资时,就特别注重信息效率。今年希财网刚上线的希财舆情宝我一直在用,里面的AI舆情功能确实帮了不少忙。它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所有消息,不管是新闻、公告还是分析师观点,只要是紧急或重要的,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不用自己整天刷软件。最关键的是,每条消息它都会用AI大模型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可能带来什么影响,每天还更新舆情评分和报告,股价异动原因、技术面分析这些都写得很清楚,省了我大量筛选和分析的时间。
比如前阵子有只我关注的股票突然大跌,我打开舆情宝一看,当天的舆情报告里就写清楚了,是因为行业政策调整带来的短期利空,结合技术面和业绩表现,分析出可能是情绪性下跌,长期逻辑没坏。后来果然没几天股价就反弹了,要是当时自己瞎分析,可能就割在低点了。
现在这个工具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门槛也不高,大家可以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和报告查看额度,不用花钱就能体验。要是觉得好用,想解锁更多功能,再考虑会员套餐也不迟,具体价格小程序里都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毕竟投资最重要的是用对工具,花点小钱提高信息效率,比盲目操作亏的钱划算多了。
总之,不管是港股还是A股,搞清楚基础规则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信息处理体系。与其每天焦虑消息太多看不过来,不如试试用工具帮自己减负,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策略思考上。希望今天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有其他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