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个老股民朋友问我:“老李,你说盘口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大单,尤其是卖盘挂着好几万手的‘压单’,到底是啥意思啊?有时候看着吓人,结果股价噌噌涨;有时候觉得是支撑,反而跌了。” 说实话,我刚入市那会也被这玩意儿搞晕过,明明看着卖盘压得死死的,以为要跌,结果主力一个拉升就把压单吃了;还有次看买盘托单挺多,冲进去就被套,后来才知道那叫“假托真出”。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股票压单”这点事,掰开揉碎了讲清楚它的门道,还有咱们普通股民该怎么应对。
先说说啥是压单。说白了,就是在股票买卖盘口上,某一价格档位挂着特别大的委托单。最常见的是“上方压单”,就是卖盘(卖一到卖五)挂着巨量大单,看着像一座大山压在股价上面,让人觉得上涨压力很大;反过来,“下方托单”就是买盘挂大单,看着像有资金托底。但你可别以为挂单大就等于真的有那么多筹码要交易,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
我见过两种典型的压单情况。一种是股价在低位震荡时,卖盘挂着大压单,股价就是不跌,甚至偶尔还能往上跳一下。这种时候你得琢磨:如果真是主力想出货,股价低位谁会接盘?挂这么大卖单,反而可能是主力故意制造抛压,吓走散户,自己偷偷吸筹。另一种是股价涨了一波后,高位突然挂出巨量压单,这时候就得小心了——有可能是主力觉得差不多了,想在这个价位慢慢出货,也可能是想通过压单让散户觉得“上方抛压重,该卖了”,他好在下面接便宜筹码。
但问题来了,咱们普通股民怎么分清这压单是“真压力”还是“假把式”?我以前全靠盯盘瞎猜,十次有八次猜错。后来发现,单看盘口挂单根本不够,得结合股票背后的消息面、基本面,还有主力的真实意图。就像前阵子有只股票(具体名字不说了,合规第一),盘口压单看着吓人,但当天晚上我用希财舆情宝查它的舆情报告,里面提到“股价异动原因:公司下午发布了新产品研发成功的公告,虽短期受大盘拖累有资金获利了结,但舆情评分仍维持85分(高分),AI解读为长期利好”。果然第二天股价就把压单吃了,涨了五个点。
为啥舆情报告能帮上忙?因为压单这东西,本质是主力的“情绪工具”,但股价最终怎么走,还得看公司本身有没有真东西。希财舆情宝的舆情报告每天更新,会把股价异动的原因、当天的利好利空消息、技术面分析都列出来。比如压单导致股价跌了1%,报告里会写清楚“是否有突发利空”“主力资金是流入还是流出”,AI还会智能分析这波异动是短期情绪还是长期逻辑。我现在每天开盘前必看一眼持仓股的舆情报告,至少能避开那种“假压单真出货”的坑。
再说说识别压单的小技巧。你得看压单的“持续性”和“成交量”。如果压单挂了半小时,成交量稀稀拉拉,股价也没跌多少,大概率是主力在“演戏”;要是压单挂出来,成交量突然放大,股价跟着往下砸,那可能就是真抛压来了。这时候别慌,打开希财舆情宝的AI研报功能,看看机构怎么说。里面会汇总券商的投资评级和目标价,比如“最近3家机构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较现价还有20%空间”,那短期调整可能就是机会。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公司基本面。有些股票天天挂压单,你查它的财务AI评分只有40分(低分),AI估值显示“高估30%”,这种公司就算没压单,跌也是迟早的事。希财舆情宝的财务评分和AI估值这两个功能,我平时用得最多,毕竟压单只是短期波动,财务健康的公司才能走得远。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别把压单当成买卖的唯一依据。咱们普通股民信息滞后,很容易被盘口假象骗。不如花几分钟,在希财网公众号关注一下,或者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解析、研报解析额度,不用花一分钱就能看舆情评分和报告。觉得有用再考虑会员,反正先体验不亏。
炒股这事儿,多看一步,少踩一坑。压单背后的逻辑搞懂了,赚钱的概率自然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