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票超大单大单中单小单各是多少金额及区分意义

资深孟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孟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做股票这些年,经常有朋友问我,盘口上那些“超大单”“大单”“中单”“小单”到底是怎么划分的?是不是有统一的金额标准?今天就结合我日常看盘和分析的经验,跟大家掰扯清楚这个事儿。

股票超大单大单中单小单各是多少金额及区分意义

首先得明确一点:这四种单子的金额划分,没有全国统一的硬性标准。不同的交易软件、不同的市场(比如沪市和深市),甚至不同的券商,划分逻辑可能都不一样。我刚开始炒股的时候也踩过坑,以为所有软件都按一个标准来,结果换了个软件看盘,单子分类全乱了,差点误判了资金动向。

那常见的划分范围是什么样的呢?我总结了一下主流软件的惯例,大家可以参考(注意,这里说的是“惯例”,不是“标准”):

小单:一般指单笔交易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单子。这种单子大多是散户交易,毕竟普通股民单次投入的资金量有限,一两手、几手的交易比较常见。不过现在也有散户资金量大的,单次买几十万的也有,但从整体占比看,小单里散户还是主力军。

中单:通常是10万到50万元之间的交易。这个区间比较尴尬,可能是散户中的大户,也可能是机构拆单交易。比如有些游资为了不引起注意,会把大单拆成多个中单慢慢买,所以中单不能简单归为“散户”或“主力”,得结合其他指标看。

大单:一般是50万到500万元的交易。到了这个级别,机构资金的痕迹就比较明显了。基金、券商资管、私募这些机构,建仓或调仓时,单笔下几十万、上百万的单子很正常。不过也要警惕“假大单”——有些主力会用“对倒”的方式制造大单成交的假象,吸引散户跟风,这点后面会说怎么规避。

超大单:通常指单笔500万元以上的交易。这种单子基本可以确定是大资金在动了,要么是机构大额调仓,要么是有大资金在抢筹或出逃。比如某只股票突然出现连续几笔上千万的超大单买入,很可能是有重要利好消息提前被资金捕捉到了。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单纯看单子大小,其实意义不大。我见过太多新手盯着“大单净流入”就往里冲,结果第二天被套——因为主力可能用“拆单”“对倒”这些手法骗线。真正有用的,是结合单子背后的资金意图和消息驱动。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之前有只股票,连续三天大单净流入,但股价就是不涨。要是光看盘口,很容易觉得“主力在吸筹,马上要涨”。但我当时用了希财舆情宝查了下它的舆情动态,发现那几天虽然有大单买入,但舆情评分一直在降。仔细看舆情报告才知道,公司刚出了个看似中性的公告,希财舆情宝的AI解读却指出“其中某条款可能影响未来三年的利润率”,属于隐性利空。后来果然没过几天,股价就开始回调,那些追大单的散户估计套惨了。

所以说,单子大小只是“表象”,背后的消息和逻辑才是“本质”。希财舆情宝这点做得挺好,它能实时监控股票的新闻、公告、研报、分析师观点这些,AI会一条条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每天更新舆情评分和报告,连股价异动原因、技术面分析都有。紧急消息还会通过希财网公众号推送,我好几次都是收到提醒后及时规避了风险。

当然,除了消息面,长期看还要结合公司基本面。有些股票短期大单猛拉,但财务数据一塌糊涂,这种就是“炒作”,来得快去得也快。现在我分析股票,都会先用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扫一遍:核心财务指标直接展示,还有个“财务AI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越健康;“AI估值”能判断股票高估还是低估,预期上涨空间多少。这两个指标对价值投资者来说太实用了,至少能避开那些财务有雷的公司。

对了,很多人担心这类工具贵,其实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可以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舆情报告、舆情评分的免费查看额度,日常看几只股票完全够用。要是想解锁财务AI评分、AI估值这些高级功能,就需要买会员,具体价格可以去会员购买页看,有不同套餐,投入真不多,比起踩一次雷亏的钱,这点成本根本不算什么。

最后再啰嗦一句:超大单、大单这些分类,只是辅助我们判断资金动向的工具,千万别迷信。真正的炒股高手,都是把盘口数据、舆情消息、财务基本面揉在一起分析的。觉得今天说的有用,不妨关注希财网公众号,里面会推送重要消息提醒;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先免费体验下,看看是不是真能帮你理清思路。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I炒股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