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总有朋友留言,问怎么查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价,说自己翻了好几页财经新闻都没找到准确数字。说实话,刚入市那几年我也犯过类似的迷糊,想了解一家公司的历史,发行价是绕不开的起点,但去哪儿查、查到了又该怎么看,这里面其实有不少门道。今天就结合我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股票发行价的那些事,全是实操干货,记得收藏。
先说说发行价到底是啥。简单讲,就是公司第一次上市向公众发行股票时确定的价格,比如你买新股,那个申购价就是发行价。这个价格不是拍脑袋定的,得结合公司当时的净利润、营收规模、行业平均市盈率,还有承销商的意见来综合确定。不同市场的定价方式还不一样,有的是询价制,有的是固定价格,但核心逻辑都是围绕公司当时的价值来的。
那怎么查发行价呢?我常用的有三个方法,亲测有效。第一个是上交易所官网,比如A股的沪市、深市官网,在“市场数据”或者“上市公司信息”板块,输入公司代码就能查到招股说明书,里面写得明明白白。第二个是正规财经平台,很多平台都有“公司资料”栏目,基本信息里会列出发行价、上市日期这些关键数据。第三个,如果是很久之前上市的公司,招股说明书可能不好找,那就查当年的上市公告书,交易所官网的“历史公告”里能翻到,就是得有点耐心。
查到发行价之后,很多人会问,这个数字重要吗?说实话,对长期投资来说,发行价更像个历史坐标,不能直接决定现在的股价。你想啊,一家公司上市十年,业务早就天翻地覆了,当年的发行价参考意义不大。但对了解公司发展历程还是有用的,比如通过发行价和上市首日收盘价的对比,能看出当时市场对它的热度;如果上市首日大涨,说明当时资金很看好,反之可能遇冷。
不过有个误区得提醒大家,别以为发行价低就一定“便宜”。我见过有的公司发行价才几块钱,但上市后业绩连年下滑,股价跌得只剩几毛钱;也有的公司发行价几十块,靠着稳定的盈利增长,股价翻了好几倍。所以关键还是看公司上市后的经营能力,能不能把募集到的资金变成实打实的利润。
另外,发行价和市盈率的关系也得注意。如果发行市盈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那上市后可能面临“估值回归”的压力,也就是股价下跌;反之,如果低于行业平均,可能存在低估机会。当然,这只是个参考,还得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牛市的时候大家对市盈率容忍度高,熊市就不一样了。
最后想跟大家说,查发行价不难,难的是理解它背后的逻辑。与其纠结某家公司当年发行价多少,不如多关注它现在的营收结构、利润率、行业地位这些基本面指标。毕竟,股价的长期走势,永远是由公司的价值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