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经常有朋友问,手里的股票尾盘突然跳水,看着账户里的盈利一下子少了一大截,心里特别慌,想知道第二天到底会怎么走?要不要赶紧卖掉?说实话,我刚做股票那几年,遇到这种情况比你们还紧张,有次甚至半夜起来翻各种论坛看分析,结果第二天该跌还是跌,白白折腾一晚上。后来慢慢摸出些门道,发现尾盘跳水这事儿,不能光看表面,得拆开了揉碎了分析,今天就把我这些年的经验攒一攒,跟大家好好聊聊。
先说说尾盘跳水最常见的几个原因吧,搞清楚“为什么跳”,第二天的走势就有谱了。最直接的一种,就是突发利空消息。比如尾盘半小时,某行业突然出了监管政策,或者某公司发了业绩预亏公告,资金知道消息后抢着卖,股价就会直线往下掉。这种情况我遇到过好几次,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某板块尾盘突然跳水,后来才知道是晚上要出行业整顿的文件,提前知道消息的资金先走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技术面调整。比如股价当天冲到某个关键压力位,像前期高点或者整数关口,一直突破不了,这时候有些短线资金就会选择获利了结,尤其尾盘半小时交易集中,抛盘一多就容易跳水。这种情况跟消息面没关系,纯粹是资金在技术位的博弈,我自己做短线的时候,也经常在这种位置减仓,落袋为安。
再有就是资金调仓。比如季度末、年末,机构要做净值,可能会卖掉一些持仓调整组合;或者某只基金规模变动,被动减仓。这种跳水一般不会只跌一只,可能整个板块或者多只关联股票一起动,而且跳水幅度不会特别极端,通常是慢慢往下滑。
当然,情绪面也会影响。如果当天大盘本来就走得弱,下午一路阴跌,到尾盘大家一看没希望了,恐慌盘就会出来,导致个股跟着跳水。这种更多是市场整体情绪的传导,跟个股本身关系不大。
知道了原因,第二天走势就好判断了。如果是突发利空消息导致的跳水,第二天大概率会低开,而且开盘后抛压可能还会持续,尤其是利空比较严重的时候,比如公司业绩爆雷、行业政策收紧,股价很可能直接低开低走。但如果利空消息影响有限,比如只是某个分析师下调评级,市场消化后可能低开高走,甚至翻红,这种就得看消息的实际影响程度。
要是技术面调整,第二天走势就比较灵活了。如果跳水后股价还在趋势线上,比如5日线、10日线附近有支撑,可能低开后震荡一下就反弹;要是跌破了关键支撑位,那调整时间可能就长了,得等企稳信号。我以前遇到过一只股票,连续三天尾盘在20元附近跳水,每次都到19.5元就稳住,后来第四天直接突破20元,说明那是主力在洗盘。
资金调仓导致的跳水,第二天一般不会有持续大跌,除非调仓规模特别大。多数情况是低开后慢慢回升,回到正常波动区间,毕竟不是个股本身出了问题,只是资金暂时流动。
情绪面带动的跳水,就得看大盘脸色了。如果第二天大盘企稳反弹,个股很可能跟着回暖,甚至补涨;要是大盘继续跌,那可能还会被带下去,但跌幅通常比前一天小。
那具体怎么操作呢?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遇到尾盘跳水,第一时间会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它的AI舆情功能能实时监控股票的新闻、公告、研报这些消息,尾盘那段时间如果有突发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送提醒,不用自己一个个APP去刷。关键是它能智能分析每一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直接在当天的舆情报告里写清楚股价异动原因,比如是“受行业政策利空影响”还是“技术面获利了结”,省得我自己去猜。
比如前阵子有只股票尾盘跳水2%,我打开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直接写着“股价异动原因:技术面调整,近期累计涨幅15%,短线资金获利了结”,后面还附了技术面分析,说股价在30日线有支撑,财务评分和研报评级都没变化。第二天果然低开后震荡,下午就反弹回去了,要是当时慌着卖,就卖在低点了。
对了,现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可以免费体验,每天都会刷新舆情解析和舆情报告的查看额度,遇到尾盘跳水这种情况,直接在里面看报告,利好利空、技术面、业绩表现都写得明明白白,不用到处找信息。要是想深入分析,还能看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不过这些得会员才能看,具体价格大家可以去会员购买页看,里面有不同套餐,性价比还挺高的。
最后想说,尾盘跳水不可怕,怕的是搞不清楚原因就瞎操作。多观察,多分析,再借助点工具,比如舆情宝的舆情报告,把“为什么跳”弄明白,第二天走势心里就有底了。投资这事儿,理性永远比恐慌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