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9点15分,我都会准时打开交易软件,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作为在A股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股民,我太清楚早盘这15分钟集合竞价的重要性了——它往往藏着当天股价的“脾气”,甚至能提前暴露主力的意图。但说实话,刚开始炒股那几年,我也踩过不少坑,比如在9:20前追高挂单,结果被主力撤单套在高位;或者看到低开就慌不择路割肉,最后眼睁睁看着股价反弹。后来慢慢总结出一些规律,结合现在用的工具,才算把这15分钟的门道摸得差不多了。今天就把这些实操技巧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到还在迷茫的朋友。
先搞清楚集合竞价的两个“时间窗口”。9:15到9:20这个阶段,虽然可以挂单,但所有委托都能撤回来。我见过太多主力在这个时候“演戏”,比如突然把股价拉到涨停板,吸引散户跟风,等快到9:20的时候突然撤单,留下一堆追涨的散户傻站在山顶。所以这个阶段的报价看看就好,别当真,更别急着下单。真正有参考价值的是9:20到9:25,这5分钟里,一旦挂单就撤不回来了,所以显示的买卖盘才是真实的资金态度。我一般会重点看这个阶段的成交量和价格变化,如果股价在这个阶段稳步上涨,同时成交量放大,那当天高开的概率就很大;反之,如果价格一路下跌,成交量却没跟上,可能只是恐慌情绪导致的虚跌。
然后是高开和低开的“度”。很多新手看到高开就兴奋,看到低开就恐慌,其实幅度很关键。一般来说,如果高开超过5%,甚至直奔涨停,我会特别谨慎——除非前一天有利好消息支撑,否则这种“旱地拔葱”式的高开很可能是主力在诱多。以前没有工具辅助的时候,我得自己翻公告、查新闻,经常来不及判断消息真假,现在用希财舆情宝就方便多了,它每天早上8点多会更新自选股的舆情报告,里面直接写清楚股价异动原因、利好利空消息,还有AI分析的舆情评分。比如前几天一只关注的股票集合竞价高开7%,我打开舆情宝一看,发现所谓的“利好”其实是过时的研报,AI直接标了“短期情绪驱动,无实质利好”,果然开盘后股价就掉下来了,避免了一次追高。
反过来,如果低开3%以内,同时成交量慢慢放大,说明有资金在低位承接,可能是个不错的低吸机会。但这也得结合消息面,有次我持仓的股票低开2%,成交量还不小,正犹豫要不要补仓,突然收到希财网公众号的推送提醒——公司昨晚发了季度业绩预告,营收增长但利润增速不及预期,舆情宝的AI解读是“短期利空释放,长期业绩稳定”,还给出了舆情评分变化。这样心里就有数了,没急着补仓,等盘中情绪稳定后才行动,避免了情绪化操作。
再就是盘口的“挂单密码”。我习惯在9:25前几分钟盯着买一和卖一的挂单数量。如果卖一上有巨量卖单压着,但股价却在慢慢上涨,说明有资金在主动吃进抛盘,当天可能有冲高动作;如果买一有大量买单托着,股价却不断下跌,那很可能是主力在托单出货。这些细节需要长时间观察才能形成感觉,但消息面的配合始终是关键,毕竟资金的动作往往是跟着消息走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提前做好预案,别在集合竞价时临时拍脑袋。我每天晚上都会花10分钟,用舆情宝看看持仓股和关注股的舆情动态,有没有突发公告、分析师观点变化,再结合它的技术面分析,预设好第二天集合竞价的应对策略——比如某只股票如果低开2%且舆情评分没降,就挂单买入;如果高开5%以上且舆情评分下降,就果断止盈。这样到了第二天,不管盘面怎么变,心里都有底,不会被情绪带着走。
其实集合竞价的技巧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关键在于多观察、多总结,再加上及时获取和分析信息。现在信息太多太杂,靠人工筛选根本忙不过来,像希财舆情宝这种工具,每天帮我把关键消息整理好,AI直接分析利好利空,早上打开手机就能快速了解股票动态,确实省了不少事。对了,它现在有免费体验,每天都能刷新舆情解析和报告的查看额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希财网公众号关注一下,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试试,毕竟炒股嘛,多一个靠谱的工具,就多一分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