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市那几年,我总在K线图上看到一些跳空的空白区域。当时问老股民这是啥,有人说叫缺口不用管,有人说缺口必补得赶紧卖。后来自己做了十年交易才发现,缺口里藏着太多被忽略的市场信号。今天就用我踩过的坑和总结的经验,把缺口这件事讲透,看完你至少能避开八成新手常犯的分析错误。
股市缺口说简单点,就是某一天的开盘价和前一天的收盘价之间,出现了一段没有成交的价格区间。好比前一天收盘价停在10元,第二天一开盘直接跳到10.5元,中间10元到10.5元这段没有任何成交记录,K线图上就会留下一个向上的空白区域。反过来如果开盘价是9.5元,那就是向下的缺口。这个空白区域在走势图上特别显眼,就像K线突然“跳”了一下,所以也常被叫做跳空缺口。
但缺口和缺口是不一样的。这几年我见过太多人把所有缺口混为一谈,结果错过机会或者踩了大坑。按市场意义分,至少得搞懂四种常见类型。普通缺口最常见,一般出现在横盘震荡的时候,比如股价在某个区间来回波动,某天突然跳空高开或低开,但没走多远又跌回来或者涨回来,缺口很快就被补上了。这种缺口大多是短期情绪或者资金异动造成的,对趋势影响不大。我刚入市时总盯着这种缺口看,结果浪费了很多精力在没用的波动上。
比普通缺口重要的是突破缺口。这种缺口通常出现在股价横盘很久之后,突然有一天成交量明显放大,价格跳空向上或者向下脱离原来的震荡区间。记得2019年有次市场政策利好,不少板块跳空高开,当时我身边有人觉得“缺口必补”赶紧卖,结果股价一路涨上去,缺口再也没回补。后来才明白,突破缺口往往是趋势启动的信号,尤其是伴随成交量放大的时候,说明有大资金在抢筹或者出逃,这时候得重点关注背后的驱动逻辑,而不是盯着“补缺口”的老说法。
还有两种缺口跟趋势阶段有关。持续性缺口一般出现在趋势中途,比如一波上涨已经走了一段时间,突然又跳空高开,继续往上涨。这种缺口就像给趋势加了把火,说明当前趋势还在延续,资金情绪比较一致。但要注意,这种缺口出现后,离趋势结束可能不远了。最后是消耗性缺口,这是最容易被骗的一种。它会出现在趋势末尾,比如一波大涨的最后阶段,突然跳空高开,但成交量开始萎缩,股价涨不动了,甚至当天就冲高回落。这种缺口看起来像突破,实际上是主力在拉高出货,接下来很可能就是反转下跌。我2021年就吃过这个亏,看到高位跳空以为还要涨,结果套在山顶,后来复盘才发现当时成交量已经跟不上了。
搞懂缺口类型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怎么分析缺口的意义。我现在看缺口,会先看它出现在什么位置。低位盘整后的突破缺口,大概率是机会;高位突然出现的消耗性缺口,就得小心。然后看成交量,突破缺口一定要有成交量配合,没量的突破很可能是假的。最关键的是结合消息面和资金面,比如缺口出现当天有没有政策发布行业新闻或者公司公告,这些信息直接影响缺口会不会持续。
说到消息面分析,这其实是很多散户的痛点。我以前每天收盘后要翻几十页新闻研报,才能搞清楚当天缺口的驱动原因,费时又费力。后来用了希财舆情宝,才发现分析效率能提高这么多。它的舆情报告里专门有“股价异动原因”这一项,会把缺口出现当天的利好利空消息、技术面分析和业绩表现都汇总起来。比如某天市场跳空上涨,报告里会直接列出相关政策内容,分析对板块的影响逻辑,还会结合技术面看看这个缺口是不是有效突破。不用自己一个个查信息,省下的时间能多研究好几只股票。
对新手来说,不用急着花钱买会员,希财舆情宝每天都会刷新免费查看额度,像舆情评分、技术面分析这些基础功能都能免费看。有时候我一天看三五只股票的缺口分析,免费额度完全够用。如果想深入研究,会员价格也不贵,比自己熬夜查资料划算多了。现在很多人分析缺口只看K线,忽略了背后的资金逻辑和消息驱动,其实用对工具真的能少走很多弯路。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在哪看舆情宝,其实很简单。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推送的市场动态里就有缺口解读案例;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打开就能看当天的舆情报告。对缺口分析没头绪的朋友,建议先从免费体验开始,每天花十分钟看看报告里的技术面分析,慢慢就能积累出自己的判断逻辑。
最后想说,缺口本身只是市场的一个信号,不能单独作为买卖依据。但如果你能结合位置成交量和消息面,就能把缺口变成判断趋势的好帮手。与其靠感觉猜缺口会不会补,不如用专业工具把分析做扎实。现在点击文末入口就能免费体验希财舆情宝,每天的免费额度足够新手用了,试试看也许你对缺口的理解会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