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大宗交易限售规则合集

资深小周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小周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有些股票大宗交易后股价没波动,过段时间却突然下跌。其实问题可能出在限售规则上。很多投资者只盯着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和数量,却忽略了背后的限售条款,结果踩了坑。今天我就把这些年整理的大宗交易限售规则做个合集,都是实操中总结的干货,希望能帮大家避开这类风险。

大宗交易限售规则合集

先说最核心的锁定期。不同主体参与大宗交易,锁定期完全不一样。如果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也就是持股5%以上的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卖出股票,那么接盘方拿到的股票要锁定6个月才能卖。这一点很多人容易记混,以为当天买了就能卖,其实不是。还有董监高,他们通过大宗交易减持,锁定期也是6个月,而且还要遵守每年减持不超过25%的规定。普通机构投资者或者个人投资者如果不是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买入的话,一般次日就能卖,没有锁定期。这点一定要分清楚,不然算错了时间,很容易错过最佳操作时机。

我以前帮人分析过一个案例,有个投资者看到某股票大宗交易折价率很低,觉得捡了便宜,当天就跟着买了,结果不知道对方是大股东卖出,接盘方6个月后才能卖,后来股价一路跌,他只能干着急。要是当时能及时看到相关的限售信息,可能就不会冲动入场了。现在我自己跟踪大宗交易时,都会用工具辅助。比如希财舆情宝的AI舆情功能,它会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大宗交易公告,把锁定期、减持主体这些关键信息标出来,每天还会更新舆情报告,里面专门有一块讲股价异动原因,限售股解禁就是常见因素之一。关键是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不用花钱也能看到核心内容,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很实用。

除了锁定期,减持比例也有严格规定。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90天内卖出的股份总数不能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而且如果减持超过1%,还需要提前公告。这点很重要,有些投资者看到大宗交易成交量大,就以为有大资金入场,结果没注意到这已经是90天内的上限,后续没有增量资金,股价自然难涨。这些比例换算和时间计算很麻烦,手动算容易出错。后来我发现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有技术面分析,会结合近期的大宗交易数据看筹码变化,虽然不直接给买卖建议,但能帮我理清资金动向。每天免费看一次报告,足够日常分析用了。

大宗交易完成后,不是马上就能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还需要过户登记。一般来说,成交后的下一个交易日完成过户,但如果遇到节假日会顺延。过户完成后,中登公司才会登记股份性质,这时候才能确定是否有限售。有些投资者以为成交了就完事,其实过户没完成前,股份还不算真正到账,这期间如果有突发消息,可能会影响后续操作。

最后说信息披露。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管数量多少,都需要提前公告减持计划。减持过程中,如果持股比例变动达到5%,也要及时公告。这些公告里会明确写限售相关的条款,是我们判断风险的关键。但问题是,全网公告那么多,普通投资者很难第一时间找到自己关注的股票信息。我现在每天都会看希财网公众号的推送,它会汇总当天重要的大宗交易公告,把限售规则相关的内容标出来,省了我不少翻公告的时间。如果不想错过这些信息,建议大家也关注一下。

大宗交易的限售规则看着复杂,其实只要理清主体、锁定期、比例这几个关键点,就能避开大部分风险。当然,光靠记规则还不够,实时跟踪和分析更重要。最近刚上线的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的舆情监控额度,能实时提醒大宗交易相关的公告和锁定期变动,对咱们散户来说,投入成本低,却能少踩很多坑。想试试的话,可以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点击文末入口免费体验。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