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几个老股民聊天,发现大家平时看盘基本只盯着上午9点30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收盘后就觉得一天的交易结束了。但实际上,A股还有盘后固定交易,不少新手甚至有些老股民都搞不清楚盘后固定交易价格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验,给大家好好讲讲。
盘后固定交易价格,简单说就是交易日收盘后,通过固定价格进行交易形成的成交价格。很多人可能会问,收盘了怎么还能交易?其实A股的交易时间除了大家熟悉的连续竞价时段,还有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时段,这个时段的交易价格不是实时波动的,而是固定的,这也是它和盘中交易最大的区别。
具体来说,盘后固定交易的时间是每个交易日的15:05到15:30。这里要注意,15:00收盘后,有5分钟的时间是不能申报的,这5分钟其实是用来确定当天的收盘价,15:05开始才能提交盘后固定交易的申报,15:30结束申报和交易。所以想参与盘后固定交易,得把这个时间记准了,别错过了申报窗口。
那这个固定价格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当天的收盘价。也就是说,盘后固定交易中,所有有效的申报都会以当天的收盘价作为成交价格。比如当天收盘价是10元,那不管你申报买入还是卖出,价格都得是10元,不能高也不能低。不过申报价格也不是完全没限制,得在收盘价上下10%的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的申报就是无效的,不会被受理。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价格是固定的,那怎么成交呢?和盘中连续竞价不一样,盘后固定交易是按照“时间优先”的原则来成交的。也就是说,先提交申报的先成交,直到当天的盘后成交量满足这些申报需求。如果申报的数量超过了盘后实际成交量,那排在后面的申报就可能无法成交。所以想确保成交,尽量早点在15:05就提交申报。
可能有投资者觉得,盘后固定交易成交量通常不大,是不是不用太关注?其实不是的。盘后固定交易价格虽然基于收盘价,但它反映了收盘后消息面的变化对市场情绪的影响。比如收盘后突然出了行业政策、公司公告这些消息,投资者可能会通过盘后固定交易来调整持仓,这时候的成交价格就可能暗示次日开盘的走势。我见过不少时候,盘后固定交易价格出现明显异动,第二天开盘股价就跟着有大波动,所以忽略盘后动态其实挺可惜的。
不过话说回来,普通投资者想跟踪盘后消息其实挺麻烦的。收盘后大家都忙,要么在复盘,要么处理生活琐事,很难实时盯着各种新闻、公告、研报。我自己以前就吃过这方面的亏,有一次盘后出了个行业突发政策,我晚上才看到,结果第二天一开盘相关股票直接高开,想跟进都来不及。后来我开始用工具辅助,效率才高了不少。
现在每天收盘后,我都会习惯性打开希财舆情宝看看。它的AI舆情功能会实时监控全网的消息,包括新闻资讯、公告、研报这些,有紧急或者重要的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直接推送提醒,不用我自己一个个APP去刷。更关键的是,它会用AI大模型分析每条消息是利好还是利空,对股价可能有什么影响,生成当天的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技术面分析这些内容,盘后固定交易价格背后的影响因素一看就清楚。
除了消息跟踪,盘后固定交易还有几个实操要点得注意。首先是申报时间,15:05开始,15:30结束,别记错了。其次是价格范围,必须在收盘价上下10%以内,超出这个范围申报会被直接驳回。最后是成交量,盘后固定交易的成交量一般比盘中小,所以申报后可能不会全部成交,这点要有心理预期。
可能有投资者觉得,为了盘后这点交易专门用工具没必要。但其实现在获取信息的速度就是优势,盘后消息对次日开盘的影响往往很直接。希财舆情宝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像舆情、报告、评分这些都能免费看,就算想解锁更多功能,会员价格也不高,比起错过机会或者踩坑的损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如果想试试,可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直接从菜单栏就能进去,上手很简单。
总的来说,盘后固定交易价格就是收盘后以收盘价为基准进行交易形成的价格,了解它的规则和影响因素,对把握次日开盘走势有不小帮助。平时多花点时间关注盘后动态,用对工具,投资效率会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