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十五年,发现很多新手朋友最纠结的不是选什么股,而是每次打开交易软件下单时,总会对着屏幕算半天——这次买5000块还是10000块?手续费到底怎么算才划算?说实话,刚入市那会儿我也犯过这毛病,盯着交割单上的几块钱手续费心疼半天,后来才慢慢明白,这里面确实有门道,但更重要的是别因小失大。
先说说股票手续费到底包含哪些。现在A股交易手续费主要有三块:佣金、印花税、过户费。佣金是券商收的,双向收费,买和卖都要给,而且有个最低5元的限制,也就是说哪怕你佣金率再低,单笔交易佣金不足5元也得按5元收。印花税是国家收的,只有卖出时才有,税率是千分之一,比如卖10000块股票,印花税就是10块。过户费是沪市股票才有,深市没有,现在是按成交金额的十万分之二收,买和卖都要给,这个费用比较低,一般几千块交易也就几分钱。
最影响手续费划算与否的其实是佣金,因为它有最低5元限制。举个例子,假设你的券商佣金率是万3(现在很多券商能谈到万2.5到万3),那单笔交易佣金=成交金额×0.03%。如果成交金额是10000元,佣金就是3元,但因为有最低5元限制,实际还是收5元;如果成交金额是20000元,佣金就是6元,这时候就按实际金额收。所以临界点就是:5元÷佣金率=最低划算金额。万3的话就是5÷0.0003≈16666元,也就是说单笔买1.6万元以上,佣金才不会被“最低5元”多收。如果你的佣金率是万2.5,那临界点就是5÷0.00025=20000元,单笔2万元以上更划算。
不过得提醒一句,不同券商佣金率可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券商不同营业部、不同资金量的客户佣金率也可能有差异。记得前阵子有个朋友,一直以为自己佣金是万3,后来用交割单算了下,发现实际是万5,难怪每次交易手续费总觉得高。所以大家最好自己查一下,手机APP里一般在“交割单”或“对账单”里能看到每笔交易的佣金明细,或者直接打券商客服电话问,这个很重要,知道自己的佣金率才能算准临界点。
除了单笔金额,交易频率对手续费的影响也很大。我见过一个新手,每天都要买卖两三次,每次就买几千块,手续费每次5元,一天就10元,一个月按20个交易日算就是200元,一年下来光佣金就2400元。如果他把这些钱攒起来,每月做一两次单笔超过临界点的交易,手续费能省一大半。所以短期频繁交易的朋友,与其纠结单笔手续费,不如先控制交易频率,毕竟手续费是按次收的,次数多了,再低的费率也扛不住。
说实话,做股票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纠结几块钱手续费,不如多花心思选对股票。见过太多人,为了省5元佣金,每次只买几千块,结果股票跌了10%,几千块的损失比手续费多得多;也见过有人不在乎手续费,选到翻倍股,手续费占比根本可以忽略。所以手续费是“节流”,选对股才是“开源”,开源比节流重要得多。
怎么才能选到不容易踩雷、有上涨潜力的股票呢?这也是我们团队去年开发希财舆情宝的初衷。现在每天开盘前,我都会打开舆情宝看看,它的AI财务评分和AI估值功能挺实用的。财务AI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越好,踩雷风险低;AI估值能直接告诉你股票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预期上涨空间有多少。比如上个月有只股票,财务AI评分85分,AI估值显示低估,预期上涨空间20%,这种股票拿着心里就踏实,就算手续费多几块,长期涨起来收益完全覆盖成本。
而且它的AI舆情监控也很及时,自选股的新闻、公告、突发消息都会实时推送到手机,利好利空直接标出来,还会分析对股价的影响。记得有次半夜出了个行业政策,我早上醒来就收到舆情宝推送,直接告诉我利好哪些板块、逻辑是什么,还列了可能受益的个股,这样开盘前就能做好准备,比别人反应快一步。
对了,现在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每天都有免费额度,能看舆情、报告、评分这些核心功能,新手朋友可以先试试,不用花一分钱。如果觉得好用,再考虑开会员,性价比挺高的。毕竟选对一只好股票,带来的收益可能是手续费的几十倍上百倍。
总结一下,买股票手续费划算的关键,一是算准自己的佣金临界点,单笔交易尽量超过这个金额;二是控制交易频率,避免频繁小额交易。但更重要的是,用工具帮自己选到财务健康、舆情良好的优质股,毕竟股票本身的涨跌,才是决定你赚不赚钱的核心。
想知道怎么查自己的佣金率,或者想试试用舆情宝选优质股的朋友,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都会更新股票干货,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现在点文末入口还能免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