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问我,技术分析里哪个指标最实用。说实话,我在股市摸爬滚打这些年,用过的指标不下二十种,最后留在看盘界面的,MACD肯定算一个。不是说它有多神,但把它吃透了,确实能帮你避开不少坑,抓住一些机会。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MACD,从基础到实际用,都是我自己踩过坑总结出来的干货。
先得说清楚,MACD到底是个啥。它全称叫指数平滑异同平均线,听着挺复杂,其实就是通过计算短期和长期的移动平均线差值,来判断股价的趋势和动能。打开行情软件,MACD指标一般有三根线和一组柱状图。那两根曲线,一根叫DIF,是快速线,一根叫DEA,是慢速线,柱状图就是DIF减去DEA的差值,叫MACD柱。这三个部分得结合起来看,单独看一个都容易跑偏。
很多人刚学MACD,就盯着金叉死叉看。金叉就是DIF向上穿过DEA,死叉就是DIF向下穿过DEA。但我得说,别把金叉死叉当成买卖信号。前阵子有个老股民跟我吐槽,说看到金叉就买,结果套了不少。我问他看的哪个周期,他说日线。其实这就是问题,不同周期的金叉死叉意义完全不一样。比如周线金叉可能代表中期趋势转强,但日线金叉可能只是短期反弹。我自己看盘时,会把日线和周线的MACD结合起来,周线定方向,日线找机会,这样胜率能高不少。
再说说柱状图,这玩意儿比曲线更直观。柱子变长,说明当前趋势的动能在增强,柱子变短,动能就在减弱。比如股价一直在涨,MACD柱子却越来越短,这时候就得小心,可能是上涨乏力,随时会回调。反过来,股价跌的时候柱子越来越短,可能跌不动了,要反弹。不过得注意,柱子的变化得结合股价位置看,高位和低位的意义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背离是MACD里最实用的技巧之一,也是我用得最多的。顶背离就是股价创新高,DIF却没创新高,这时候往往是见顶信号。底背离则是股价创新低,DIF没创新低,可能是见底了。但背离也不是百分百准,有时候会出现多次背离。我见过一只股票连续三次顶背离才开始跌,所以单独一次背离别急于操作,等趋势确认了再说。我一般会等背离出现后,结合成交量来看,放量下跌或者放量上涨的时候,信号才更可靠。
说了这么多技巧,也得聊聊误区。最常见的就是只看MACD,不管其他因素。我刚入市那几年,就犯过这毛病,觉得MACD金叉了就安全,结果忽略了公司的基本面。后来才明白,技术指标只是辅助,得结合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市场消息。以前我每天要花两三个小时翻新闻、看研报,生怕漏掉重要信息,有时候还会看漏,影响判断。现在用希财舆情宝就省事儿多了,它的AI舆情功能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全网消息,不管是新闻公告还是突发政策,都会智能分析是利好还是利空,每天还更新舆情评分和报告,里面有技术面分析和业绩表现,不用自己一个个去找了。
而且光看技术面和消息面还不够,公司的财务健康度也很重要。有些股票看着技术形态挺好,但财务数据一塌糊涂,这种票涨起来也心虚。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就挺实用,除了核心财务指标,还有个财务AI评分,评分越高说明公司财务越健康,还有AI估值,能判断股票是高估还是低估。我现在选股票,都会先看看这个财务评分,低于60分的基本就不考虑了,省了不少麻烦。
对了,想随时收到重要消息提醒的话,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有紧急消息会推送给你。如果想试试舆情宝,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就行,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刷新舆情、报告、评分这些都能免费看,觉得好用再考虑会员,投入成本不高,试试总没错。
最后再叮嘱一句,MACD虽然好用,但别当成唯一的法宝。技术分析、基本面、市场情绪,这三者得结合起来。我自己现在的习惯是,先用舆情宝的榜单选股功能,通过舆情评分和财务评分筛出一批票,再用MACD找买卖点,这样既安全又高效。炒股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指标只是工具,关键还是得形成自己的体系。希望今天聊的MACD能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话,点击文末入口就能免费体验希财舆情宝,一起把炒股这件事做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