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周后台收到的私信里,有近三成都是问新股申购条件的。其实这问题不难,但细节没搞清楚很容易白忙活。今天我结合自己五年的实操经验,把申购新股必须知道的条件和注意事项捋清楚,都是实实在在能用上的干货。
先说最核心的条件市值要求。不管是沪市还是深市的新股,都得满足前20个交易日日均持股市值达标。这里有三个关键点要记牢。一是计算周期,得是申购日往前数20个交易日,比如周三申购,就得从三周前的周二开始算。二是日均市值,每天收盘后的持股市值加起来除以20,不是某天突然买一大笔就行。三是市场分开算,沪市和深市的市值是独立的,买了沪市股票只能申购沪市新股,深市同理。
具体到数值,沪市每1万元日均市值对应1个申购单位,每个单位1000股。深市门槛低一些,5000元日均市值给1个申购单位,每个单位500股。举个例子,如果你想申购沪市新股,过去20天每天都持有5万元沪市股票,日均市值5万,就能获得5个申购单位,也就是5000股的申购额度。要是中间有5天没持股,剩下15天每天持7万,算下来日均5.25万,同样能拿到5个单位。
第二个条件是账户状态正常。休眠账户、被冻结的账户肯定不行,得先去券商激活或者解冻。另外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新股,还需要单独开通交易权限。开通创业板要满足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10万以上加两年交易经验,科创板是50万资产加两年经验。要是没开通权限,就算有深市市值也申购不了这两个板块的新股。
第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同一身份证下的账户合并计算。现在一个人可以开三个证券账户,但申购新股时所有账户的市值会合并,而且同一只新股只能申购一次,重复申购的话系统会自动作废。我见过有朋友用两个账户同时申购,结果第二个账户的申购直接无效,白白浪费了时间。
除了这些硬性条件,还有几个实操细节得注意。比如申购时间,最好在上午9点30到11点30,下午1点到3点之间提交,太早或太晚系统可能不受理。申购后第二个交易日会出配号,第三个交易日看是否中签,中签后当天下午4点前账户里得有足够现金,现在大部分券商支持自动扣款,但余额不足就会视为放弃。
说到中签,很多人以为中签就稳赚,其实这两年破发的情况不少见。我2023年就遇到过一只,中签后没仔细看公司情况,上市第一天就跌了8个点。后来学乖了,每次中签后都会花半小时研究公司基本面。但自己看财报太费时间,去年底开始用希财舆情宝的AI财报功能,它会直接生成财务AI评分和AI估值。评分高说明公司财务健康度好,估值数据能看出有没有上涨空间,对我们这种没时间盯盘的人来说确实省事儿。
更实用的是它的AI舆情监控。上个月有只中签的新股,上市前一天晚上出了个行业政策调整的公告,我当时没看到。还好希财网公众号推送了提醒,点开舆情宝的舆情报告,里面清楚写着政策对公司所在行业的影响,技术面分析也提示短期可能承压。第二天开盘我就果断卖了,虽然没赚多少,但至少没亏。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习惯性打开舆情宝看看新股的动态,免费额度足够日常用,不用另外花钱。
很多人觉得打新就是碰运气,其实做好准备能提高效率。比如用舆情宝的榜单选股功能,按财务评分和舆情评分排序,能快速筛选出质地较好的新股。最近他们还上线了风口解读功能,政策变动后能第一时间看到哪些行业可能受影响,对判断新股所属板块的热度很有帮助。
最后再叮嘱几句。新股申购条件看着简单,但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结果。市值计算要精准,账户状态要正常,中签后及时缴款,上市后密切关注动态。想少走弯路的朋友,可以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会更新申购日历和注意事项。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现在每天都有免费额度查看评分和报告,花三分钟试试,说不定下次打新就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