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超买超卖是什么意思?

梁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梁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刚入市那几年我特别迷信技术指标,K线图上的金叉死叉、MACD的红绿柱能让我研究一整晚。但真正让我栽跟头的,是忽略了"超买超卖"这个基础概念。记得有次看到某指标一路飙红,以为要大涨赶紧追进去,结果第二天就开始回调,后来才明白那就是典型的超买信号。今天就结合我这些年的实战经验,聊聊超买超卖到底是什么,以及普通投资者该怎么用这个概念避开陷阱。

超买超卖是什么意思?

超买超卖其实是技术分析里描述市场情绪的术语。简单说,超买就是某只股票买盘太多,市场热情过头了;超卖则是卖盘集中,大家都在恐慌抛售。就像弹簧被拉到极致会回弹,股价短期内涨太多或跌太狠,也可能出现反向运动。但这里有个关键,超买不代表马上跌,超卖也不意味立刻涨,得结合具体情况看。

最常用的判断指标有两个,RSI和KDJ。RSI叫相对强弱指标,数值范围0到100,一般来说70以上算超买,30以下算超卖。我以前盯盘时,习惯把RSI设成14天周期,当数值冲到75以上,就会警觉是不是买盘太拥挤了。KDJ指标更复杂点,有K值D值J值,通常J值超过100看作超买,低于0看作超卖。不过这些数字不是铁律,比如在大牛市里,超买可能持续很久,这时候硬等回调反而会踏空。

说实话,单靠指标数值判断超买超卖特别容易出错。2023年有波行情,我看到一只股票RSI连续三天在80以上,觉得肯定要跌,结果它横盘两天后继续冲,后来才发现当时行业出了利好政策,资金还在源源不断流入。这事让我明白,技术指标得跟消息面、市场情绪结合着看,缺了哪块都可能跑偏。

怎么结合呢?我现在养成了个习惯,看到指标显示超买或超卖时,会先去查最近有没有影响股价的关键消息。比如超买时,是不是有突发利好还在发酵,或者公司刚出了超预期的业绩?超卖时,是不是有行业利空落地,或者大盘在系统性下跌?这些信息光靠盯盘很难全面掌握,尤其是散户精力有限,不可能时刻刷新闻、看研报。

去年底我开始用希财舆情宝,主要就是解决这个信息碎片化的问题。它有个AI舆情功能,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全网消息,新闻研报公告突发消息都汇总在里面。遇到指标显示超买时,我会点开对应股票的舆情报告,里面有技术面分析和利好利空消息分类。比如有次某板块集体超买,舆情报告里提到"多家券商研报提示短期获利盘抛压较大",结合技术面的顶背离信号,我就果断减了仓,后来果然回调了。

还有个容易踩的坑是把超买超卖当成买卖信号。其实它们更像是"风险提示",超买说明短期上涨动力可能衰竭,需要警惕回调;超卖则提示下跌动能可能释放完毕,关注反弹机会。具体要不要操作,还得看趋势。比如一只股票在上升趋势中出现超买,可能只是短暂休息;如果是下跌趋势中的超卖,盲目抄底可能被套。这时候舆情宝里的技术面分析就挺有用,它会结合均线成交量这些,判断当前趋势强度,比我自己画趋势线靠谱多了。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用把超买超卖搞得太复杂。先记住基础指标的数值范围,RSI70以上超买30以下超卖,KDJ的J值100以上0以下留意。然后养成习惯,看到指标到了临界值,别急着操作,先去查消息面和趋势。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但练多了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花十分钟看舆情宝的免费额度,刷新下市场动态。它每天会更新免费查看额度,像舆情评分研报评级这些基础功能都能看,对散户来说足够用了。关键是投入成本低,每天花点时间就能避开很多情绪化操作的坑,比盲目跟风交易强多了。

其实炒股久了就会发现,真正赚钱的人不是靠猜点位,而是靠理性判断。超买超卖这些工具,本质是帮我们更客观地看待市场情绪。如果你也经常因为指标失真踩坑,不妨试试从消息面和趋势入手,希财网公众号里有很多基础教程,或者直接搜索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用免费额度体验下,也许能帮你少走弯路。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