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看盘的时候,经常有朋友问我,股票振幅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振幅越大风险就越高?今天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问题,争取让新手也能一看就懂。
股票振幅,简单说就是股价在一段时间内“跳”得有多高。具体怎么算呢?一般是当天的最高价减去最低价,再除以前一天的收盘价,最后乘以100%,得出来的百分比就是振幅。比如前一天收盘价10块,当天最高11块、最低9块,那振幅就是(11-9)/10×100%=20%。这个数字能直接反映当天股价波动的剧烈程度。
那振幅大或者小,分别说明什么呢?我观察下来,振幅超过5%就算比较大了。这种情况要么是多空双方打得厉害,买方想拉、卖方想砸,谁也不让谁;要么就是突然出了消息,比如政策变动、业绩预告之类的,大家一下子涌进来买卖,股价就容易“上蹿下跳”。反过来,如果振幅低于2%,大多时候是市场在观望,买卖单少,股价波动自然就小,这种票短期可能没什么大动静。
不过光看振幅数字还不够,得结合其他东西一起看。我平时会重点看成交量。比如一只票振幅突然到7%,但成交量跟平时差不多,这时候就得小心,可能是主力在“试盘”,故意拉一下又砸下来,看看有没有人跟风;但如果振幅大的时候成交量也突然放大,那大概率是真的有资金在进出,可能是趋势要变了,得重点关注。还有股价位置也很重要,高位振幅大,说不定是主力在出货,把股价拉高再慢慢卖;低位振幅大,可能是在吸筹,趁着价格低偷偷买。
但说实话,就算把这些都考虑到,有时候还是摸不清头脑。就像上个月,有个板块整体振幅突然上来了,我盯着几只票看了半天,成交量、位置都分析了,还是不确定是利好还是利空。后来晚上翻新闻才知道,是中午出了个行业政策,早上那波振幅就是消息提前发酵导致的。要是能早点知道消息,就不用白白纠结一上午。
后来我开始用希财舆情宝,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它有个风口解读功能,专门针对突发政策、行业事件这些进行分析,能直接识别出利好还是利空的板块,还会讲清楚背后的逻辑,甚至列出可能受影响的个股。像上次那个行业政策,其实早上9点舆情宝就出了解读,标了“利好板块”,还分析了政策对行业的具体影响,我要是当时看到,就不用自己瞎猜了。
而且它的AI舆情功能也很实用,自选股的全网消息都会实时监控,包括新闻、公告、研报这些。每天开盘前我都会看看舆情报告,里面有股价异动原因分析,最近就发现好几只票振幅突然放大,是因为前一晚出了业绩公告,舆情宝直接标了“利好消息”,还配上了技术面分析和业绩表现,省了我自己翻公告的时间。
关键是这个工具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像风口解读、舆情报告这些基础功能,不用花钱就能看。我自己用了快两个月,每天早上花十分钟扫一眼,振幅变化的原因一目了然,踩坑的次数少了很多。要是觉得免费额度不够用,买个会员也不贵,比起因为误判行情亏的钱,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
想试试的话,可以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或者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每天的免费额度都会刷新,刚开始用免费的就够了。其实振幅本身只是个数字,重要的是背后的原因。以前我得自己翻新闻、找研报,现在有了工具帮我汇总分析,效率高多了。大家平时看盘的时候,也别光盯着K线图上的振幅,多想想“为什么会这样”,要是觉得分析不过来,试试希财舆情宝,说不定能帮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