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一次打新股的时候,我盯着券商APP里的“配号数量”看了十分钟,完全摸不着头脑——这串数字到底代表啥?是不是越多越容易中?后来问了做了五年股票的朋友,翻了交易所的官方规则,才算把这事整明白。今天就把我摸透的“配号数量”那点事,掰碎了说给你们听,不管是刚入门的新手,还是打新老司机,应该都能有点收获。
先给配号数量下个最直白的定义:它就是你打新股时,交易所发给你的“抽奖券张数”。打新本质上是“摇号中签”,你买的新股份额越多,能拿到的“抽奖券”就越多。具体来说,沪市新股每1000股对应一个配号,深市(包括创业板、科创板)每500股对应一个配号。比如你买了10000块钱的沪市新股(假设发行价10块钱一股),那就是1000股,对应1个配号?不对,等一下,应该是买1000股给1个配号,买2000股给2个,以此类推。要是买了5000股深市新股,那就是5000÷500=10个配号——这10个配号就是你的“抽奖券”,每个号码都有机会中签。
再说说配号的生成逻辑,其实挺简单的。新股申购日当天,所有投资者的申购指令都会汇总到交易所,交易所会按照申购顺序给每个账户分配“起始配号”,然后根据你的配号数量,往后顺延。比如你是第1000个申购某只深市新股的用户,买了5000股(10个配号),那你的起始配号可能是“123456”,后面的配号就是123457、123458……一直到123465,总共10个。等申购结束后,交易所会用随机摇号的方式选出中签号,要是你的配号末尾几位和中签号对上了,就算中了。
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是:配号数量越多,中签概率是不是越大?答案是肯定的,但得先搞清楚“数量”是怎么来的。配号数量直接和你的申购金额挂钩,但前提是你得有对应市场的股票市值——打新需要“市值门槛”,比如沪市打新需要前20个交易日日均持有1万元以上的沪市股票,深市同理。比如你有100万的沪市市值,那你最多能申购100万股沪市新股(每1万市值对应1000股申购额度),对应1000个配号,这中签概率肯定比只有1万市值的用户高得多。但这里要泼点冷水:配号数量多只是提高概率,不是一定中,就像你买100张彩票比买1张中一等奖的概率高,但本质上还是看运气。
再说说实操中怎么查配号数量。一般券商APP里“新股申购”板块都能找到,申购日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就能查到。比如我用的某券商,点“我的”→“新股申购”→“已申购”,里面会明确写“配号数量”和“起始配号”。还有,中签结果一般是申购日之后的第2天晚上公布(比如周一申购,周三晚上出结果),你可以在券商APP里查“中签查询”,要是有中签,APP会推送提醒,交易所也会发短信。
其实打新除了看配号数量,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新股的舆情。去年我中过一只创业板新股,本来挺开心,结果上市前一天出了个“公司主要客户取消订单”的消息,开盘直接破发,亏了几千块。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提前知道这些消息就好了,不用等开盘才慌慌张张卖。后来朋友推荐了希财舆情宝,我用了三个月,感觉确实省了不少事——它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舆情,包括新股的公告、研报、用户讨论,要是有紧急或者重要消息,希财网公众号还会推提醒。比如上个月我申购一只新能源新股,舆情宝提示“公司最近拿到了一笔省级补贴”,我点进去看,它用大白话分析说“这笔补贴能覆盖公司三季度10%的成本,对利润有正向影响”,我才放心持有。现在每天花1块钱用它,省了我好多翻新闻、找研报的时间,信息差赚的钱早把成本覆盖了。
最后再澄清几个常见误区。有人问,能不能多开几个账户增加配号数量?其实不行,因为打新是按身份证号统计的,多开账户也没用,只能用一个账户申购同一只新股,重复申购会被算作无效。还有人问,配号数量是不是越多,中签的股数越多?不是,中签的股数是固定的,比如沪市新股中一个配号是1000股,深市是500股,不管你有多少配号,中一个就是对应股数,中多个就是多个对应股数。
总结一下,配号数量就是你打新股的“抽奖券张数”,数量越多,中签概率越大,但得靠市值和资金堆出来。另外,打新不是光靠运气,提前看舆情也很重要——比如我现在用希财舆情宝看新股的消息,不用自己翻几十个网站,它会把利好利空分析清楚,还能看舆情评分,知道市场对这只新股的情绪怎么样。要是你们也想省点时间,可以去希财网公众号关注一下,或者搜希财舆情宝小程序,每天有免费额度能看舆情和报告,试试就知道有多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