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融资融券余额三连跌!警示信号还是抄底良机?老股民实战拆解

资深安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安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最近打开账户,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那天晚上翻股票数据,突然瞄到整个市场的融资融券余额连续往下掉,我当场血压有点飙升——毕竟账户里还躺着几支带杠杆的票。脑子里闪过一堆问号:这到底是跑路的信号,还是主力洗盘的烟雾弹?说真的,搞了十几年股票,每次看到两融余额波动剧烈,我都会头皮发麻好一阵子。

融资融券余额三连跌!警示信号还是抄底良机?老股民实战拆解

很多人觉得,杠杆资金撤退不就是风险来了吗?但事情真没这么简单。去年三季度那次经历我印象太深了。当时整个市场融资余额唰唰往下掉,周围散户都喊着完蛋了要崩盘,结果呢?指数蹲下去没两周,突然就蹿起来了。那波没被恐慌带节奏的朋友,后来都在茶馆吹牛说赚了波快钱。所以啊,关键得看它是在什么节点上降的。

比如说,如果大盘已经涨了三四个月,这时候融资余额突然高位跳水,你可得留神。这就像马拉松跑了一半,最强的那批选手突然集体退赛——多半是看到终点的坡度太陡,提前开溜了。反过来要是市场阴跌了大半年,融资余额还创新低,我反而会兴奋。2018年底那会儿,两融规模缩水到当时两年新低,后来发生什么大家都知道了。

当然啦,光看总量还不够,得会"解码"。这里分享我的三点看盘经验:

1. 找带头撤退的板块

去年光伏板块融资余额大撤退的时候,有个细节挺有意思:主力跑得比散户还快。这就像火灾警报响起来,保安比顾客逃得还快,你说这火势能小吗?后来组件价格战打得血流成河,现在想想都后背发凉。

2. 对比融资和融券比例

特别留意融券余额突然暴增的情况。上个月就看过个典型,某热门概念股融资余额跌了15%,融券量却翻倍,明显是机构在憋着做空。这种时候往火坑里跳,那真是韭菜成精了。

3. 盯紧关键价格堡垒

好比打仗要看城墙缺口在哪。我习惯把融资盘密集的成本区画成红线,去年有只消费股在120块堆了20亿融资,结果跌破115时引发踩踏,单日暴跌9%——那些没提前撤退的,肠子都悔青了。

不过啊,这些门道听着简单,实操起来简直要命。每天得盯着几十个数据源,财经APP弹窗能把手机震到没电。最崩溃的是去年五一假期,国外突然爆出个行业黑天鹅,等国内开盘,我的自选股已经吃了两个跌停板,当时气得差点把键盘砸了——信息差这玩意,真能让人少活十年。

直到年初用了个"神器",才算喘过气来。朋友推荐了希财刚出的舆情宝(这不算广告吧?毕竟我自己真金白银买了年卡),简直是信息焦虑症解药。重点说说最戳中我的三个功能:

第一是全网情报雷达。有次我持仓的化工股突然异动,手机立马弹出消息:"云南限电导致黄磷涨价30%",好家伙,比财经媒体快了两小时,足够我调整仓位了。

第二是舆情温度计功能特别实用。每条新闻都标着"利好/利空"标签,最救命的是能用大白话解读影响维度。记得上个月某公司中标大单,显示"短期刺激有限,因该业务占营收比仅8%",这种判断当时在股吧根本看不到。

第三是早晚推送的机构内参。有次看到某券商把消费电子目标价调低20%,虽然说得文绉绉的,但旁边提示框直接点破"核心矛盾在海外库存积压",第二天板块集体跳水,我躲过了这劫。

最近看融资数据,发现个有意思的规律。打开舆情宝的"杠杆资金流向"板块,会显示不同周期两融变化趋势。比如前几天数据显示融资余额虽然总量降了,但科创板融资买入反而在升温,这信号比干巴巴的总数据有价值多了。

说到底啊,股票玩的就是认知差。现在这市场,散户还在翻K线图的时候,人家量化基金都用卫星图分析港口库存了。以前总想着靠技术指标弯道超车,现在想通了——不如花点小钱买情报。希财舆情宝每天成本还不到杯奶茶钱(他们按年卡折算真就三毛多一天),但省下的机会成本够吃半年大餐了。

(文末福利放在这儿应该不违规吧?想体验这个智能小助手的,微信搜索"希财网"服务号,菜单栏就有免费试用入口。新手建议重点看"舆情预警"和"机构底牌"两个模块,反正不花钱~)

写到这儿突然想起件事。前天和券商的老朋友喝茶,他指着营业部数据叹气:"现在两融户均负债比三年前降了40%,但赚钱比例反而提高了。"你看,有时候退一步,真能海阔天空。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I炒股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