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科创板退市真狠!4大死亡标准曝光,老股民亲述这样避雷(文末福利)

两融张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两融张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作为在A股市场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股民,我见证了太多企业的起起落落,尤其是科创板,这个号称“中国纳斯达克”的市场,淘汰速度之快,远超很多人想象。有些朋友兴冲冲打新中签,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公司可能就亮起了退市红灯。你知道一家看似风光的科创板公司,会因为哪些硬杠杠直接被踢出局吗?今天我就结合这些年的观察和踩过的坑,和你唠唠科创板退市那关键的4把斧子。千万别以为退市离自己很远,一个不小心,可真会伤筋动骨。

科创板退市真狠!4大死亡标准曝光,老股民亲述这样避雷(文末福利)

科创板退市的第一个核心条件,说出来你可能觉得太基础——连续亏损且营收过低!但这“亏损”和“营收”的门槛设置得非常具体。根据规则,如果上市公司经审计的财报显示:第一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人民币(这里得强调,是扣非后经审计的确认收入,那些东拼西凑的关联交易可不算数的);紧接着第二年再亏,营收还是低于1亿。连续两年如此,交易所就可以直接把你打入退市风险警示(*ST),相当于亮起“死亡红灯”。光亏钱不赚钱?这在科创板是绝对的硬伤。 我见过有些初创公司,故事讲得天花乱坠,投入巨大,营收却迟迟做不大,这种情况就很危险了。想想科创板第一批里某家芯片设计企业,上市时风光无限,但产品落地难,连续财报显示营收徘徊在几千万,亏损逐年扩大,虽然后面还没走到最后一步,但“鬼门关”前打转的滋味可不好受。

第二条路直接奔着“资不抵债”去了。财务上有个指标叫“净资产”,也就是你公司的家当(资产)减去欠别人的钱(负债)后,股东真正拥有的那部分。规则明确:如果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值(也称为“净资产为负”),对不起,立马戴*ST帽子。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公司的全部东西卖了,都不够还债!对股东来说,你的股权价值理论上已经是负数了。想想就觉得后怕,我早年就接触过一家曾经很火但步子迈得太大的公司,靠烧钱换市场,杠杆加得极高,结果行业寒冬一来,资产大幅减值,债务却压得喘不过气,突然某天公告年报后净资产变成负值,股价直接脚踝斩,退市风险陡增。这可比单纯亏损致命多了,直接宣布了你的“商业死亡”,在强调研发实力的科创板,技术资产无形,但也得扛得住风险考验啊!

最让我这样的老股民警惕,也最难防范的,是第三条:重大违法或财务造假。这可不是普通的信披违规。科创板规则里明确说:如果公司因为财报存在重大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遭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并且认定其财报已披露的该年度财务指标实际已经触及退市标准(比如因为造假导致真实的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不达标,或者真实净资产为负)。这就好比考试作弊被抓,最后发现你真实水平根本不配待在这尖子班。再好的前景预期,一旦诚信崩塌,资本市场的信任也就没了根基。 2023年轰动市场的那家新材料公司就是前车之鉴,虽然当时它在科创板还算不上“老”,但因为前期数据造假,被处罚后复核发现其当时上市的关键财务指标已不满足要求,结局就是强制退市。每每想起这种案例,我就恨不得有个能提前嗅到“造假”风头的工具!这时候我会提一句希财舆情宝,它那AI舆情分析系统,能把各种公告、市场讨论信息深度解读,对潜在的信披问题或舆论异常波动给出提示,至少让我心里有个底。用了之后,确实感觉看财报、公告时多了一层AI视角的筛查,虽然不能替代专业尽调,但确实减少了“踩雷”的焦虑感。希财网公众号偶尔推送突发舆情警示也确实省心不少。

最后一条看似“被动”,却也杀伤力巨大:股价持续低于面值/市值过低。科创板股票交易满120个交易日后,规则规定:如果其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人民币(也就是俗称的“破面值”),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人民币,对不起,直接终止上市。不需要走ST流程,没有缓冲期!这招直接断绝了那些流动性枯竭、市场彻底抛弃的低价垃圾股的存在空间。想想看,20天都站不回1块钱,或者市值跌到3亿都撑不住,在科创板这个强调高成长、高估值的地方,基本等同于被市场投票淘汰了。价格和市值,就是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下的信任票(或不信任票)。

聊完这4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心里其实挺感慨的。科创板这机制,说残酷是真残酷,上市不易,退市却相当高效。为什么这么设计?想想也对。科创板本质上就是要筛选出真正有实力、有未来的科技创新企业,而不是给那些靠粉饰报表或者滥竽充数的企业圈钱的温床。从长期来看,严格的淘汰机制,对整个板块的健康、对保护我们普通投资者,都是好事!这就好比一场高水平赛道的比赛,只有性能最好的车才能跑完全程。严进严出,才能保障赛道质量。

说实话,作为散户,想在科创板上立足,识别回避退市风险就是第一道门槛,也是最残酷的生存战。你要做的不只是研究技术、听分析师吹票,更要紧的是得盯住公司那些硬邦邦的底线指标。净利润、净资产、股价市值是底线;而诚信是红线!没有持续经营能力和真实家底的,一律远离。

每次打开希财舆情宝看它的每日报告,那份融合了基本面异动(比如财务数据预警指标)、舆情热度和机构观点概览的报告,确实省去了我大量手工扒公告、找研报、看股吧的时间,一天平均算下来投入的成本也就1块钱,换来的是时间精力的解放,利用信息差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这点投入。当然,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后投资决策还得依靠自己的理性判断。真心建议大家关注希财网公众号,或者去官网入口免费体验一下希财舆情宝(记住是2025刚上线的新工具),至少作为你日常监控公司重大风险的辅助雷达,没什么坏处。投资这条路,信息差就是金矿,但能把这信息差转化成我们口袋里的利润,还得靠高效的工具和清晰的头脑。愿大家的科创之路,走得稳,走得远!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AI炒股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