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十年股民掏心窝:手把手教你算懂PE(市盈率),这步错80%亏钱!

小肖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小肖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我是老赵,在股市摸爬滚打十几年了。今天就想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市盈率PE这个事儿。你们说为啥重要?因为它就像是给股票“估价”的一个尺子,但真用起来吧,很多人稀里糊涂就踩坑了。我早年就吃过不懂PE的亏,高价追了只被炒作的票,结果惨兮兮当了回接盘侠,那笔学费交得可真疼!

十年股民掏心窝:手把手教你算懂PE(市盈率),这步错80%亏钱!

那么,PE到底怎么算?

它的公式其实再简单不过了:

> 市盈率 (PE) = 当前股价 / 每股收益 (EPS)

你问这每股收益EPS又是啥?一般是指过去一年公司的总净利润,除以上市流通的总股数。你看,公式本身是不是挺透明?关键是里面的门道不少,新手最容易犯迷糊。

这“净利润”和“股数”看着简单,里头的讲究可深了:

* 看“历史”还是“未来”? 公式里默认的每股收益(EPS)用的是最近一年的财报数据,这叫静态市盈率。但股市炒的是“预期”啊!用机构预测的下一年的每股收益来算,得出的叫动态市盈率(动态PE),这个往往更重要。早几年我看中一只票,静态PE看着很便宜,结果它后来业绩变脸了,动态PE蹭蹭涨,教训深刻。

* 小心!“净利润”能动手脚吗? 财报里的利润数据,会受到各种会计处理的影响(比如一次性收益、资产处置等等)。想更准确地评估公司核心业务的持续赚钱能力,我更会关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出来的PE(TTM)。

* “股数”就铁板一块吗? 不是的!如果公司发行了可转债、股权激励计划下有员工可能会行权,或者有大额认股权证未行使,这些都会潜在地增加未来的总股数。这时,聪明资金更看重摊薄每股收益算出来的PE(摊薄)。你想啊,未来公司赚的钱要是分到更多人头上,那你每一股的价值是不是就摊薄了?

算出来就完事儿了?太天真!

同一个PE数值,放在不同地方意思可能天差地别。为啥?

1. 行业差别大得离谱: 你跑去说一家钢铁股PE 30倍太高?行业老鸟估计觉得你天真。但要是科技股PE 30倍?可能还算便宜!每个行业的盈利模式、增速预期、风险偏好都不同。拿银行股、地产股和芯片股、生物医药股的PE放一块儿比?那简直是关公战秦琼!(这里感慨下,市场对高成长性行业的宽容度是真高啊)

2. 公司发展阶段是关键: 一家刚起步、拼命烧钱投入研发的科技新锐,和一个捧着巨额现金到处分红的成熟巨头,它们的PE能一样吗?前者可能上百倍PE还一堆人追捧(市梦率),后者不到10倍PE大家还嫌增长慢。真别被单一数字唬住了。

3. 市场情绪这把“放大镜”: 市场好的时候,信心爆棚,大家愿意为未来可能还不确定的盈利增长付出更高溢价(PE水涨船高);市场冷清恐慌的时候,对任何公司都恨不得“打骨折”才肯买(PE整体被压低)。这点我深有体会,牛市顶峰时买的票,按后来熊市的PE标准看,真是贵到离谱了!难怪股神总说要“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光知道怎么算,那你会用PE吗?真懂它代表啥意义?

* 初步判断“贵贱”: 同行业里,相比同行的PE水平高低,能给你个初步感觉:这家比平均水平是贵点还是便宜点?

* 感受投资者的热情(预期): PE越高,表明投资者对这家公司未来的盈利增长速度、发展前景抱有越高的期望(或者说“幻想”)。但这里头也藏着雷:要是以后公司业绩跟不上大家的期待呢?那PE大概率要被“杀”下来,股价可就难说了。

* 给公司“体检”: 回溯历史,看看这家公司自身PE通常在一个什么水平波动。如果突然远高于或低于它自己的历史水平,就得想想为啥了?是基本面变化了?还是纯粹的市场在胡闹?这点至关重要,我后来每看一只股,都会拉一拉它过去5年的PE走势,心里更有底。

不过,切记:光看PE,想走遍股市那绝对不行!

这数字本身有硬伤:

* 负盈利的PE无意义: 还在亏损中的公司,净利润是负的,算出来的PE也是负数或者显示为N/A,这东西在这时没啥参考价值。亏钱的公司怎么估值?那完全是另一套方法了,PE根本没法用。

* 看不到债务问题: PE完全没考虑公司的负债情况!一个高PE的公司,如果背上几十个亿的债,风险那是巨大的。所以一定得结合看资产负债表里的负债比率。

* 静态视角: 静态PE看的是过去的表现,它决定不了公司未来的盈利走势。

所以啊,我现在的体会是:PE是工具箱里的一把螺丝刀,挺好用,但盖房子不能全靠它。 必须得结合看公司的行业前景、生意模式真不真、财务报表是不是干净(特别是现金流)、管理水平行不行、债务有没有雷等等。这些综合起来,才叫价值投资的基本盘。

说到这,我又得提提这些年信息差给我造成的痛苦了。 明明公式都知道,分析路径也懂,为啥做不好?一是各种会计术语真够绕的,光是那些“非经常性损益”就够晕一阵;二是海量的市场消息、公告、新闻、股吧讨论……根本盯不过来!这边还在算PE,那边一个突发的利空消息可能早把股价砸了几个点。那种眼睁睁错过、或者事后才知道的无力感,太让人焦虑了。时间就是金钱,在股市一点不假!

后来我就借助工具了。比如我现在用的希财舆情宝,它解决了我最头痛的两个问题:

1. 信息差焦虑: 它能把我重点关注的票的所有动向全网一网打尽——最新公告、大新闻、研究报告精华、股吧里最热的讨论话题……甚至突发重要消息会通过“希财网公众号”直接推送到我手机,让我绝对漏不掉关键信息。这安心感,值了!

2. 看不懂信息怎么办? 面对专业术语或者模棱两可的消息,它的AI能帮我“翻译”和“解读”,用大白话告诉我这条消息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影响可能有多大?这对我做买卖决策帮助很大。比如,公司出了个新专利公告,AI结合同行业类似情况分析,告诉我潜在市场空间多大、能多大程度增厚业绩,这就帮我理解它对应动态PE提升的合理性。

3. 高效决策助手: 它每天生成的舆情报告和机构报告,帮我迅速抓重点。舆情报告里有异动原因分析(为啥涨/跌)、利空利好汇总、热点公告摘要;机构报告汇总了最新的目标价、评级变动、业绩预期差、机构核心观点。结合起来看,再结合PE等指标做分析,效率至少提升一倍。花点小钱买时间和效率,在我看来是非常划算的投入,可能几天时间就省回来了。

最后老赵再啰嗦几句真心话:股票投资是认知和心态的双重修炼。学会计算PE只是入门第一步,真正理解其含义、掌握结合使用的技巧、并有效避免信息差,才是持续进步的关键。 别被单一数字迷惑,也别在市场噪音中迷失方向。扎实学习,用好工具(比如希财舆情宝这种能帮你扫除信息盲区的),形成自己的分析框架和纪律,才能真正在投资这条路上走得长远。(真的,钱很多时候是坐着等来的,不是跑着追来的!)

如果你也想系统性地告别信息差焦虑,不妨关注一下希财网公众号获取一手财经信息提醒。对提升投资效率感兴趣的,也可以点击文末的链接去体验一下希财舆情宝的免费试用。每天平均算下来不到一块钱的投资,换来的时间和效率提升,以及潜在的信息差价值,我觉得很值。祝大家都能在投资路上少走弯路,多赚安稳钱!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